2021年1月24日 时间管理第14天
今天体验了一把“你的早晨价值百万”。其中有两个小伙伴的观点很有意思“如何快速阅读”与“快速阅读是个坑”。这两个观点看似相互矛盾,其实互有关联,又能相互转化。有一种既要活在当下,展望未来,又要回顾过往的妙趣。
在以前信息不够发达的时候,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就是读纸质书。当时能够发行的书籍大都是一些经典,是权威的作品,那个时候我们强调读书要细嚼慢咽,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如今知识大爆炸,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思维只停留在过去,很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的资讯,短文,如果每一篇文章我们都精读,细细研究,恐怕时间怎么都不够用了,在这种背景下,快速阅读成了一种现代人必备技能。那么现在社会我们就不需要精读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要做的是,快慢结合。
如何才能做到快慢结合呢?海明教练有个观点我特别赞同!人是社会群体,每天要面对茶米油盐,光是理想主义的学习很值得敬佩,但是可行性不高!我们更需要把所学的知识变现!那么,问题来了,这跟快慢阅读有什么关系呢?
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广泛的阅读会扩宽你的视野,而精钻某一领域会让你的思想有深度!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能者思想都是广度与深度俱存的。意识到这一点,叶老师所说的“主题阅读法”就派上了用场!当我们想要发展某个领域的时候,我们要就这个主题先大量的快速的搜集资料,找到其中最前沿的与该领域经典的作品后再慢慢细研。我们都知道,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读的,但是反复读不代表重复读!读书从厚到薄再到厚,也就是我们说用到的快,慢,快相互交替的过程!先快速整体通读,有个整体观,再找到其中的精华,慢慢研究,最后形成的自己的观点,把案例填充进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进行的一些周边阅读,并非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更要灵活运用快速阅读法,做到了解即可,不用花费太多心思,要把时间与精力回归主题。
关于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今天海明老师算是做了一个很好的演示了——一边给我们讲课,一边做着深蹲!确实,我们每天安排专门做某件事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多的价值,利用碎片时间必不可少!而且很多东西,用碎片化的时候做出来效果更好!比如说每天花个几分钟练一下速算,做几道常识题,学几句英语,做几个深蹲,感觉效果都会很好,而且会形成一种潜意识,要争分夺秒,松弛有度。慢慢还会养成抓住每一个机会提升自己的习惯!
关于如何提升行动力,海明教练主推的还是用高昂的经济成本来倒逼习惯的养成!同时还配套“监督体系”,如果执行不到位就采取经济处罚,让你“肉疼”。这种方法,对于主动想提升的人来说有一定的作用,对于被动要提升的人来说可能奖励会更有用一点吧!奖优罚劣,奖惩结合不失为一个好的鞭策法
今天有几个小伙伴在分享的时候都提到了“番茄工作法”。本来说我是要机械式训练一段时间的,但是最近用的比较“灵活”,我只有在精神不集中的时候才用,比如昨天做速算训练的时候心里想了很多其他的杂事,正确率明显比平时低,这个时候我把番茄钟拿出来一用,专注力很快就提升了!然后一下午状态都很好,真的很神奇!感恩大家的分享,我想如果以后我碰到谁跟我说他专注力不够的时候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推荐番茄工作法!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如何成交也算是今天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了。我也算是一直跟销售打交道,对于海明教练所说的观点我还是很认同的,那就是不要做别人不感兴趣的推销,而是要想想自己能为他人提供什么价值。找到对方的痛点或者对方的期待,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这又让我想起了叶老师音频里说的“一个人的成功,15%靠能力,85%靠人际关系”,人脉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源,你的资源越有价值,你就能创造出越高的价值!思维比知识更重要,得用思维去吸引比我们厉害的人,更要去链接那些优秀的人,把他们变成我们的资源!当然这一点我是做的不太好的,胆子不够大,不能主动去链接那些优秀的小伙伴,希望以后能够改进,在群里能够活跃一点,首先要能让人对你感兴趣才能让人喜欢你别人才会来链接你!
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再好的理论都要用实践来检验,经过大家实践后得到的好方法,更是是加以践行,这是实现弯道超车的“秘诀”。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