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只是情感,情绪,热情,爱其实真正是一种“意志”
编辑:杨浅 | 图:sadie
个体成长的行为准则,包括以下,自我认知,何为关系,掌控自我的生活,思维一体化原则、自我的勇气、主导自我的生活、生命的清晰自主六个层面,做好这些准则能够让我们在一个清晰自主的思维下,主导并践行自我的生命。但这并不意味成功,对于我来说只是意味着我能够设计自我的系统帮助自我走向更为轻松自在的生活。
今天我对于自我认知,何为关系进行了对自我独立思考的一些记录,一方面可以让自我更为清晰,另一方面也希望我的这些思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成为自己。
NO.01
自我认知
Conscience de so
我们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的是去通过内观,去认知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在事物中,我们的欲望,自私,是否可爱,是否自卑,自负或者是落寞等。
当我真正了解自己时才会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喜好。以及叫着这个名字的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个体才能从本质上去塑造自己,才能给自己那个最为喜欢的样子。
也许你会说,我本身就是我自己,但其实一个人具有意识到何为塑造和成长,在这种成长过程中,自我并不是自主决定的,在真实的生活中,很多人的意识都还未达到一种开化的状态,更多的还是基于环境,舆论等,噪杂的信息所影响成为的这样的一个自己。如果你想要获得更为喜欢的自己,就必然要面临着打破与重塑,而在这之前,就是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够去真正承认那个真实的自我。
这份真实自我的原则,我一直以来都是将它理解为是我生命中最为真挚的礼物,因为它总能准确的告知我接下来该去做些什么。或者说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但要去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这势必要对自我足够的真诚,无论自我有多么不情愿去面对这样的事实,但事实是我们必然要去面对生活的真相,我们才能够达到个人成长的一个开始。
因为当我们不能真正认知到问题的本质时,我们是无法去解决问题的。
自我对自我的真实是对个体生命最为基础的尊重,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对自我的谎言,违背了对于自我的真实,那他一定不会快乐和幸福。当然了这也会失去一个人追求自我最为基础的能力,而始终活在对自我的谎言里。
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同龄的女孩她比我优秀太多了,拥有着很多作品,看起来很专业,我见到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很排斥,我让自己去讨厌她。
但在那样的时刻,我去观察自我的内心时,那个真实的自我难道真的是讨厌她嘛?并不是的,我只是在嫉妒,嫉妒她比我更为优秀,在那一刻我很羞愧。
这是我第一次去承认真实的自己,而当我再一次见到她时,我就变得很谦逊,也没有了之前的任何讨厌和排斥的情绪。而是真正去向她学习。
在这次经历后,包括我的感情,我面对自我时,也是有了更为真实的感知,我开始对自我诚实,我不再去逃避自我的无知与落寞,我是一个迷茫的人,在感情中没有责任心,我接受了这样的自己。
而当我真正对自我诚实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并不想这样,我也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我只是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以及什么是谦逊。我只是在关系中做着一种愚蠢的自我保护而已。但这并没有什么意义,也并不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而是逃避自我的无知带给自我的伤害。
在人际中的真实会内观自我的真实情绪,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生活中的真实会内观自我的真正状态,我是否贫穷,是否认知匮乏。
我们需要去面对自我真实的内心。自我真正想要和需要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全然承认自己真实现状的能力。真实现状的人格状态,即使我们并不喜欢,即使这让自我感到无力做出改变。
而在大多数时候,当我们面对不好的现状时,内心通常会产生抗拒,这种抗拒会迫使自己逃避真实情况,陷入持续的分心、逃避、否认和拖延。只有我们直面真相,才能够唤起自身能量,去清醒自主地解决问题。事实和本质告诉我们:你害怕的东西,正是你迟早必须面对的东西。
永远不要假装喜欢一个你其实很厌恶的工作;
永远不要假装享受一段你其实并不满意的关系;
永远不要假装自己的财务状况很好;
永远不要假装你很优秀;
永远不要假装你是被爱的;
实际上却都非常糟糕。如果你想让情况变得更好,首先就要看清楚自己的问题,全然接纳现状。
因为高质量的决策需要基于事实而不是空想。只有当你承认自己的身材确实走样,才能不再假装自己很健康,才能不再接受自己糟糕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只有承认自己是不被爱的,你才能全然的去爱自己,才能开始明白:如果想让情况好转,就必须做出不同的选择。生活并不会自己改变。你全然接纳现状之时,就是开始创造理想生活之时。
当我们目光放得长远时,如果就当下的状态,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如果你并不想拥有十年后那个自己并不想拥有的样子,那就此刻开始认知自我,对自我真诚,以真实的视角去做出抉择吧。
NO.02
何为关系?
Qu’est-ce qu’une relation ?
我们始终是去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在很多时刻,我们都会以这种方式去提醒自己的独立性以及自我的个性色彩。因为人就是希望更与众不同,没有人想做一个在趋势中毫无特点的人,在理论中确实是这样,但其实自我个体独立性的本质,并不简单的在于个体是否与众不同,而是自我对自我真实后生命的清晰自主,在这种视角下,我们就不会仅局限于独立性,而是以生命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拥有更多的分享和给予。活出了自我生命的特色。
而我们还是以自我是一个独立个体去作为强调时,这往往是对自我的封闭,关闭了我们和世界的链接。在自我和世界有所链接时,这种孤立性思维往往会成为一种自证式陷阱,机械的和别人握手,而不是选择和对方一个拥抱,往往都是被动的在等待别人的选择,而不是主动的去创造交流,这种思维只能让我们越来越孤独。
这种思维让我吃尽了苦头,以至于出现了伤害自己的思维。但有了思维的转变后,我主动创造了很多链接。移步文章《如何拥有良好的关系》。
而这种转变后的思维就是“爱”。
爱对于大家来说就是一种情绪,可能还会将爱仅仅局限于伦理关系之间,但其实爱远非如此。
我们这一生要和很多事物和人进行联接,而当我们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哪些能够让我们舒适,哪些是我们厌恶的,在选择后和某些事物进行连接后,就相当于放弃了其它的选项。
所以当我们在链接中做出了决策后,就相当于你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需要去选择自我内心中那个最想要的东西。你的事业,你的爱人,你的生活,你想要一个什么的自己,你选择和什么人产生联结。有些时候我们也道不明这种情绪所在,只是知道当我们看到或者接受某件事物和人的时候,那个人就会成为我的朋友,这件事就会让我去做一生而不会感到厌烦。
喜爱的事物,造就了内心的丰盈,喜爱的人,给予我们爱与成长。
当我们清晰自主地选择与自己内心中的渴望去建立联结时,而这就是遵循了爱的基础原则。
而与人的联结,最重要的是交流,交流是人与人之间表达爱的途径。它不像事物,事物的爱是单向的,而人的爱是双向的。
在关系中的爱,一个最为基础的原则就是要遵循第一个个人成长原则,真实。放下自我,放下偏见,放下各种技巧,全然地表达最为真实的自己,这种爱的感觉就是我们能够清晰自主地和对方交流。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的交流都并不会真正达到足够真实的状态,我们可能会因为面子,虚荣心,自尊心来掩盖自身本来的模样。以至于让自我很内耗。
如:在面对关系中,我们可以明确地表达,那个女孩我就是喜欢你,我欣赏你的美貌。
如:当我们面对在人际关系的差距时,我们可以明确的表达我就是贫穷窘迫的。
如:当某人不回消息时,我们就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不舒适,并阐述自我的观点。
如:在工作关系中,我们可以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然后去谦卑地学习。
以此在展现真实自我后,我们就会筛选什么是高质量的交流,会有一些人能够让双方找到共同点,共同点是双方可以达成链接的基础,如相同的兴趣,价值观或者处事的态度等,共同点可以让双方形成最为基础的信任和友谊,其次在双方找到共同点后,双方就会在彼此的不同中获得新知,从而让彼此获得成长。
所以我们不必在意真实的自己对方是否会介怀,如果有介怀,那说明那个人并不是你的朋友交流也并不是高质量的。
同样和彼此太过于不同的人是很难建立链接的,而太过于相同的双方又很难让对方获得成长,所以最好的关系就是能够有足够的共同点作为彼此交流的基础,同时又具有不同,在差异中彼此引导共同成长,所以阐述真实的自我是双方交流的第一准则。
而在有了高质量的交流为基础后,在这里我们要清晰的是,关系并不是一个外在的事物,关系的链接是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中的,当我们去理解这一点的时候,大家就会明白,关系的真正意义就是对于内在自我的扩展,无论何时何地,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交流,实际上都是在不同的方向去探索自己,当我们和一个人感到全然的共鸣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和自我产生了深度的链接。我们就会更加地去爱自己。而这种关系就是爱的感觉。
但在实际的生活中,以独立个体为原则的人,都会比较胆怯的和外界进行交流,但其实在这个世上,大家虽然不同但没有什么规定说,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割裂的存在,但其实换一个视角,我们身边的所有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这种视角看待关系的陌生,我们就会拥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大家都是很好交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其独特的意义,每个人都能带给我们一些东西。如果你爱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人,那其实就是爱自己的一部分。你的每一部分都是值得被爱的,所以在你世界上出现的所有人也都是值得被爱的。爱他人其实也就是爱自己,这是同一件事。
至此,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都能诚实地对待自我内心的真实,和在关系中拥有足够的爱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