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宅在家里快有一个月没出门了。平常的日子,一家三口吃饭、睡觉、哄娃,感觉生活平淡如水,没有波澜也没有恐惧和焦虑。
反观朋友圈,一个个都在转发各种疫情消息,甚至有很多没有被证实的谣言满天飞,看多了不免厌烦。还有些在家待了一个星期都吵着憋疯了的人,从来不知道对于那些不得不上班的医护人员,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更有甚者站着说话不腰疼,说风凉话说国家采取的措施太过了,没必要人人戴口罩没必要封城,甚至于说在经济发达国家早都治愈了等等。尤其一些自媒体公众号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真是看见都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我一向还属于比较理智的人,而且自认为还算比较能稳得住。这些天在家一边带娃一边看书,反而手机被闲置了。说实话读书的感觉真的胜过一切电子产品,而且带给人的愉悦和震撼是历久弥新的。
《自卑与超越》已经读完,个体心理学大师教会我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审视自己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性格、童年、阅历,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童年的秘密》让我对孩子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当然还有很多教育孩子的书也不时翻看,现在读的还有《百年孤独》,读完以后准备再读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
有书相伴的日子,每天会都觉得美好。就像小外甥作文里写的那样“家里无需多余的装饰,书,就是最好的风景”。每当读完一本好书,我站在窗台看着窗外壮丽的晚霞,蔚蓝的天空,都会觉得自己的世界辽阔自然。
今天翻看手机无意间看到的方方老师的文章,随便读了几篇,有讲疫情下的武汉,公号后面留言褒贬不一。有几个留言引起我的注意,因为他说到什么是好的作家,什么是好的文字。
我承认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纵观古今中外,但凡好的经典作品,总能让人看到希望和光芒。
我认为好的作家应该有一颗敏感单纯的心,面对民族危难时,有压不弯的脊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概,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勇气;面对劳苦大众,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说真话敢愤怒敢出声;面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面对孩子,有单纯童稚之心;面对苦难沼泽,有坚韧不屈的意志;面对欢乐时,有孩童的天真烂漫情怀……
我今天还在想,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会成为平凡人。可是我要教会孩子做一个快乐幸福的平凡人,爱读书爱生活,养成好习惯好性格,平凡的日子也能开出灿烂的花。
期待祖国早日春暖花开,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