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期间,身边有伴侣的亲戚朋友们避不开一个话题 “啥时候结婚”
一谈到“结婚”,有一个问题马上就会被提及,“彩礼多少,买不买房,有没有车”。
我明白,婚姻和恋爱是两码事,它需要以现实为基础。其中,物质基础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基础。但不得不说,我们对于“筹备婚姻”的想象的匮乏,让我非常难受。
我想,作为一个女性,到了适婚年龄,你是没办法和身边的人、家人好好谈一个异性朋友的。因为无论你和这个朋友离“喜欢”有多么十万八千里,最后都会被计入潜在的婚恋对象。而唯一被捕捉的字眼就是“家境”“在不在老家”“工作”“学历”。
以至于,一看到“家境尚可”“学历尚可”的标签,马上把身边的女人联想为对方的妻子。
至少在我身边,无论你年轻与否,你学历高不高,只要是已婚人士。如果是一个已婚女人,那么她最开始被人谈及的标签就是,她结婚的时候收到了多少彩礼,如果彩礼高,会默认她更受到丈夫的尊重和宠爱,也会默认这个女人“更加值钱”。而如果是一个已婚男人,那么他也逃不开这样一个问题,“你娶老婆花了多少钱?”
在我心里,我觉得非常神伤。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每个人变成了可以被量化的对象。而我们,被迫被加入一个非常不人性的评价框架中,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拿这个框架来套你一下。亲至我们的父母,疏至一个刚见面的陌生人。在这个框架下,我不再是我,我是别人未来的妻子/丈夫,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筹备婚姻”的那笔钱,多不多,多的话,是不是值得被拿出来攀比一下。
身处这样一个社会,我很难说,“彩礼、房子、车子”它值不值得放在一个如此重要的位置。但我知道,婚姻既是为了“结合”,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处理感情。越是亲近的人,越是靠近,处理感情就越是需要谨慎。
“筹备婚姻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双方共同处理的问题,它某种意义上,也是考验双方的合作能力和分工能力。
量化的东西总是更加简单、显而易见。可是有些事情,不能只考虑量化。因为我们作为人,是情感动物,人的复杂性,即使用n个量表也无法衡量清楚。哲学家说,人生本没有意义,是我们给它创造了意义。
所以,我非常不支持,将一件如此谨慎的事情,完全交给“量化”。我们应该试着去给我们做的事情赋予意义,这个意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结合”。毕竟,婚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的相遇。
至少,你做的这件事,你说的这件事,是关乎你这个人,关乎对方这个人,或者关乎你们具体的未来。
我们从小到大都处于各种标准的评价之中,“婚姻”是一个我们自己创造家人的机会,既然是自己创造的,为何不试一试,重新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评价框架。
至少,此时此刻,在这个人面前,我可以是我,而不是一串数字,一个社会身份。
我有我自己的姓名。
插一句:我个人的观点是,婚姻相比起传统社会,已经逐渐失去它的“契约性”。当今的婚姻观念,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压抑我们作为个体的成长和个性。(我也承认,我们这一代就是会更加自私)
我对我身边父母那代的观察是,他们那代,婚姻幸福的真的是少数。而越是 非典型传统男人/女人,婚姻越有可能得到幸福。他们或多或少,都突破了传统婚姻对于男人和女人的想象。要知道,他们70后,是绝无可能接触到今天如此多的关于婚恋关系的讨论的。
根据人的规律,就是你越能在关系中呈现人性化的自己,这个关系越稳定、越持久。
我并不批判有些人他/她通过婚姻让自己生活地更好的做法。但我不理解的是,有一些自身条件已经还不错的朋友,他/她依然完全将婚姻等同于物质的匹配。这不是不可以,我只是觉得很遗憾、很可惜。
当然,会有朋友反对我这种说法,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将婚姻=物质的匹配。可在我这里实在没有说服力,因为他们对处理感情这部分的学习,完全不感兴趣(请不要认为处理感情只是女性甚至弱者的专长)。那么最后必定还是遵循传统的那一套框架。
最后总结,再怎么努力计算,相互计算,那可以让我们变成个体。但个体与个体是需要链接的,好的关系里,你我既是个体,也有“我们”这一共同体。当今的亲密关系,就是在处理关于“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与平衡。该论各的论各的,该一致对外一致对外,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紧密联系。最后会发现,独立程度越高,并不阻碍紧密联系,而是让联系的时候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