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好事发生。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
想必,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我们动一下脑筋就能解开,但有些就让我们很头疼了,可能理半天也理不出什么头绪。那是因为我们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再复杂和棘手的问题,我们都能找到办法来解决它。
那么到底什么方法这么灵光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种解决各种问题的思考工具。
“培养思考力的三大工具”,是由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博士发明的,最初是希望让教育工作者透过这套方法,培养孩童的“思考力”。学过这套方法的人,都反馈:“原来思考这么好玩!”所以,你不用担心这些方法难学。
一、分支图
这个图和平时我们接触到的有些相似,它用来整顿杂乱无章的局面,透过原因与结果的关连性,帮助我们思考、明白事物的互相关系,即所谓的逻辑思考。
分支图有三项物件:方框、箭头和香蕉。
方框里,填入现象,用来标明原因或结果的内容。
箭头,用来表示原因与结果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
最有特色的是“香蕉”,用来表示合并复数现象时,会产生下一个现象的状态。
分支图,要从下往上念,即表示它的逻辑关系,原因在下方,结果在上方。在念出方框A时,先加上“假如”,连接用的箭头念作“则”,最后再念出箭头彼端的方框B。比如,假如A,则B。
当两个以上的现象发生才会产生下一个现象时,就要用“香蕉”作为连接,这时香蕉读作“且”。比如,假如A,且假如B,则C。
使用分支图时,我们用逻辑性的思考问一个问题:为何进行A,就会造成B,就能找出背后的原因。找出原因后,我们只要提D出: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事,就能让我们有逻辑地思考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事,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
所以这个图不仅让我们能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还能比别人多想一步,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好准备,避开危难。'
二、疑云图
疑云图用来解决两难带来的混乱问题。
怎么用疑云图呢?
首先,在右侧的方框D和方框D'中填入互相对立的行动,接着思考这两个对立行动的共同目标,并填入左侧A方框中。虽说状况对立,但两者之间应该有着某个相同的目标。在中间的方框B中,填入想藉由行动D满足的需求,在方框C中,填入想藉由行动D'满足的需求。
疑云图可归纳成五个简单的提问:
D:主张的行动是什么?
D':主张的行动是什么?(填入与D对立的行动)
A:共同目标为何?
B:你想要利用D手段满足什么需求,来达到共同目标A?
C:你想要利用D'手段满足什么需求,来达到共同目标A?
实际上,我们只需将每个提问的答案分别填入各个方框中,藉由疑云图我们可以清楚发现,在两个互相对立的行动之间其实也存在着共同目标。虽然在行动的阶段相互对立,但在需求的阶段却不一定是对立的状态。让两个需求同时成立,才是实际上最理想的状态。
三、远大目标图
远大目标图,是帮助我们告别一片黑暗,实现梦想的工具。
用这个图,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写下目标。无论是将来的梦想、人生的目标、远大的目标,或是你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达成的目标都可以。
第二步,思考妨碍目标达成的障碍是什么。这时,要尽量举出你有可能遇上的任何障碍。事先知道可能遇上的障碍,能事先设法采取应对政策。
第三步,利用举出的各项障碍来思考中间目标。列举完障碍之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我们只需思考该把各项障碍转变成什么样的状态,这个就成为我们的中间目标。
第四步,思考什么样的行动能达成中间目标。这时候,可以向自己提问:“为何认为执行这个行动可以达成中间目标?”
第五步,思考中间目标的先后达成顺序。
当我们做完这五步的时候,远大目标图就完成了。
因为篇幅和时间的关系,只能和大家分享方法论,但我相信,掌握了步骤,当我们遇到问题去实践的时候,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方法,并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