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与洛认为,影响演奏技术高低的,还与学琴者是否“利落”有关。
什么是“利落”呢?其实就是学琴者的个人生活习惯,在练琴这件事中的体现。
具体表现为,乐谱、乐器的摆放与收纳,练习环境的保持等。
从我所带的这批艺考生中,我便发现,其实“利落”与演奏技术、练习结果息息相关。
他们当中,有些同学很整洁,每次上完课或练完琴后,就会把竹笛装进笛包内,放在桌子的一头。
笛包的下面,则压了乐谱夹与练习曲集。
整个桌面,非常“清爽”与“利落”。这种感觉,会使学琴者很舒服、轻松,练了还想练。
而有些同学,一次练完之后,乐器随意乱放,乐谱随意乱摆,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有些乐器、乐谱很快就丢了,或是乐器损坏了。
我从第一节课便强调过,准备一个乐谱夹,将学习的作品,都存放在里面。
大部分同学都听话照做了,只有少数同学,每次练习、上课时,只拿几张乐谱纸来了。时间一长,那纸已经揉搓得像废纸了。
还有这些同学的乐器,今天给我说丢了一支G调,明天又说C调的笛头被碰断了。
我一点儿也不奇怪。
前几天进行的模拟考试,那些“利落”的同学,得分要远高于“邋遢”的同学。
其实对待练琴“利落”与否,与其说是习惯问题,不如说是态度问题。
态度端正,对练琴这件事有敬畏之心,必然能够练得用心,能够获得演奏技术上的进步。
态度不正,对练琴不上心,演奏技术不升反降,越学越糟。
所以当自己的演奏技术,怎么练习都难以获得进步时,先不要谈练习方法,不妨先来想想自己的练习心态与态度,是否端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