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源于兴趣,也源于目标——造福他人的意图。作者安杰拉认为,坚毅的人会将自己的终极目标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连。目标是一个强大的原动力。
今天读《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第八、九章,说的就是目标和希望。如何赋予目标使命感?
耶鲁大学管理学教授艾米这样说:“使命感与具体做什么工作没有明确的关联。”
说一位平凡的老百姓先进事迹:41岁的李学云是同心霞光公益的一名志愿者,躺在病床上才知道自己得了白血病,但他心里还在想着继续做他的志愿者。
李学云心地善良,平日就靠打工维持日常生活,有一次他看见霞光公益组织的爱心活动,就做了义工,积极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献出爱心。敬老院、街头卫生日、抗洪救灾、救助特困家庭、义务献血等多次公益活动,都留有他忙碌的身影。他是用一份无私的奉献去做好事。两年的时间里,他共参加活动60多次,不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在2016年被评优秀志愿者。
这样一位平凡的男人,不计报酬,为他人送温暖,他做出了一般人可能还做不到的事,他所做的一切可能就是本着服务的精神。有的人就是激情满满,通过尽一点绵薄之力,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坚毅典范告诉我,他们的追求是有目的的,所做的事对于他人是有意义的。安东尼奥说:“每天早上我都心怀目标的醒来。”在他的“坚毅词典”里“目标”意味着造福他人的意图。
三个泥瓦匠分别被问道:“你在做什么。”
第一个泥瓦匠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泥瓦匠说:“我在盖一座教堂。”
第三個泥瓦匠說:「我在建在上帝的殿堂。”
第一个泥瓦匠拥有的是营生,第二个泥瓦匠拥有的是一份职业,第三个泥瓦匠拥有的则是一份召唤。
幸运地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召唤(而不是一份营生或职业)的一小部分人,大多会肯定的说:“我的工作让时间变得更美好。”
又一个平凡的先进事迹人物,北京有个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服务那可真周到。”过去多少年了也不太清楚,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的先进事迹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李素丽的为人是人尽皆知的,车辆进出站,她的售票旁的车窗口总会开着,如果下雨她总是及时把伞从车窗伸出来,为乘客遮雨;遇到车厢里人很多,她也会坚持在车厢里穿行售票,怕顾客不方便。
18年的坚守与奉献,李素丽将平凡变得不凡。做老年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李素丽说:“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坚毅的最后一个特征——希望
我们的希望是什么呢?
希望是对明天会比今天更好的期望。这种希望让我们向往阳光灿烂的天空,向往美好的未来。
就像我们学习读书写作,目标是让自己的文章过稿有收益,努力再努力,写出好文章;不能够有一点儿挫折就放弃,“坚毅”这本书不是白学的,毅力让我们更刻意练习,需要超级多的努力。
就像我们的笑薇老师这么棒,呈现出多少成长的经历和片段,打磨出自己坚强的独特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就是对现实无望,陷入痛苦而无法自拔。
老师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不要有“习得性无助”那个想法,那个词不属于我们,乐观的人大都具有坚毅的品质。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以成长心态来看待自己,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