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清末,有所谓“四公子”的称号。
四公子为谁?
陈伯严(三立)、丁叔雅(惠康)、谭复生(嗣同)、吴彦复(保初)。
丁惠康(公元1868年~公元1909年),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福建巡抚、藏书大家丁日昌之子;清末藏书家,继承“持静斋”藏书,尽发所藏而读之;20岁赴京求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研讨方略;不屑科举之学,笃志坟典;精版本、目录学,曾与叶昌炽谈论版本,能辩某书为宋刻,某书为元椠,某书出自某家之手、某书为何人所校,如数家珍;曾仿莫友芝、江标所辑《持静斋书目》之体列,撰《清经籍志》,惜未成而卒;曾受广东总督岑春煊派遣,赴日本考察学校,后在广州主办学堂事务;辞职后在北京闲居,郁度晚年,逝于北京;有《丁征君遗集》。
丁叔雅最为雅洁,他行为端正不违礼义,处事谨严不逾规矩。因为是清廷某部的司官,所以,那时候,他就留滞在京师。在京期间,丁叔雅居住在潮州会馆。为人整饬,丁叔雅门无杂宾。平日里,他也不轻易谈论时事。丁叔雅与同好的往来,大多只是诗词唱和而已。
笔记《旧京琐记》的作者夏仁虎曾经在雪夜拜访丁叔雅。看到的是,丁叔雅自己起来扫雪,并且亲自为夏仁虎烹茶。当夜,两人清谈甚欢,以至达旦。
见丁叔雅如此雅洁,夏仁虎还笑着比喻,说丁很像是《石头记》(《红楼梦》)中的妙玉。对此,丁叔雅无以为意,不以为忤。
后来,丁叔雅以贫卒。
陈三立(公元1853年~公元1937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出身名门世家,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清德宗光绪十八年壬午(公元1892年)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纳,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伯严工诗。他的诗,刊落浮词,不事奢华,谨守宋人家法,自成一体。
在秦淮(南京)寓居较久。
改朝革新之后,陈伯严已经老了,但是,其文词与影响力仍剧,被目为江南文坛盟主一流人物。
谭嗣同(公元1865年~公元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所著《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复生的学问思想最为新潮。他才气纵横,议论新颖。
可惜,年纪轻轻,就在戊戌变法中遇难!
吴保初(公元1869年~公元1913年),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
吴彦复品行高洁,生性不羁。他和笔记《旧京琐忆》作者夏仁虎曾经是清廷刑部浙江司的同僚。当年共事时,吴彦复有时候一年也不到刑部一回,但是,长官忧容,他也就未受究责。
吴彦复晚年,娶了女伶彭嫣。
袁项城(世凯)早年曾受知于吴彦复的父亲吴壮武(长庆)。袁项城在北洋任职时,吴彦复曾前往投靠。袁项城大方,对吴彦复资助优厚。吴彦复不爱钱财,袁之资给,他随手挥霍辄尽。
有一天,吴彦复去拜见袁项城。他对袁说,自己生计艰难、日子窘迫,谋划着,准备作一商业营生,以资糊口。
袁项城问他,计划作何商业?
吴彦复回答到:
“我准备与彭嫣一起,开设一家伎寮,希望借此,能够有些丰厚的收入!”
袁项城知道吴彦复又在作怪,大笑道:
“我知道您的心思,您一定又是穷窘至极了!”
说完,马上安排,给了吴彦复五千两银子,让他拿走。
后来,吴彦复得了消渴之疾(据说是现代的糖尿病),客死在津门。
吴彦复死后,彭嫣也没有为他守节。
本文据夏仁虎的笔记《旧京琐记》卷三《朝流》中的一节而成。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