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去作协花园的玛赫咖啡下午茶的时候,我看见过这位爷叔。咖啡馆的小姑娘羞答答地找他签名,我才知道这位是上海乃至全国都有名的小说家。茶毕,就上了楼,用原价买了这本书,然后看啊看啊看了好久,因为真的好厚。
这本不是因为腰封上的浮夸推荐语买来的书,谁看谁知道其实腰封一点不浮夸,而是一堆大实话。
“这是本让人似懂非懂的方言书”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也因此我搁置了它一阵时日。444页刚刚看了4页便觉得累,眼累也罢,耳也累,因为小说中无论沪生还是别的什么陶陶什么梅瑞,字在纸上,却有种口在耳边的错觉,时不时还有一些俗到问外公外婆可能也不懂的俗语、一些荤得恰到好处的荤段子,说难懂也说不上,但是还是总觉得没有真懂。
后来想:管真懂假懂,我只要看人物和情节。再后来发现:连买蟹女人和卖蛋男人的形象都活灵活现仿佛是个主角,又没有大人物自然也没有大故事,全是鸡零狗碎细枝末节,我便权当旁观者日记看了。越往后越发现,自己拿它当什么看都看不出什么,除了“滋味”什么也尝不出,除了“好”什么也评价不出。
三个不同的人,两个不同的时空,一章章又静止又正在流动的上海场景。
我猜想,他一定是熟练的生活旁观者,他一定目睹过许许多多众人不会在意的生活细节。我曾经想写小说,于是告诉自己也要这样做,我的小说还没有写出来,这个习惯却留了下来。每天上班的公交车上,一票旁人一笑了之的场景我都会记录下来,每天下班需要走的路上,红红的消防栓和绿绿的邮筒我都觉得好看。攒了这么久的生活细节,好像一本书就全部包含了,而且还多出来了一堆旁的地理风物、地域传奇。阅历这种事情,慌不了,急不得。
我猜想,他一定不是出身于高大上的有钱人家,他一定没有所谓的臭脾气臭架子。写得好市井生活的,怎么可能没有过过穷苦日子,就像穿着西装与旗袍写东西的,可能写得出来的多半是小资的小呻吟罢了。我在意任何事情的“接地气”,用老板的话来说就是“在地感”,即使我喜欢诗、憧憬远方,也不会忘记撸掉眼前的串串。我追求文艺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爱情与面包的平衡,我相信只有求得此平衡的艺术家才叫艺术家。
余秀华是,王安忆是,金宇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