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路在何方》序言和第一章
天津七中 王保庆
中国教育怎么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受到基本的教育”需求。当基本教育需求满足以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转向结构和质量,尤其是质量。越来越多的群体希望能够受到优质教育,而优质教育供给不足,成为教育供求关系的一个主要矛盾。
由于小学是划片就近入学,优质小学的学区房一下子成为热点,价格炒上天;小学升初中是计算机随机派位,“就近免试入学”,市重点校初中、区重点校初中、国办初中,三类学校划在一起,成为一个学区片。由于历史的原因,即使现在学区片内教师交流,“教育均衡”还远没有达到。于是私立校(民办校)成为热点;私立校进不去,进合作办学(国际学校)也可,实在不行,留学吧。家长们担忧孩子所派位的学校不好,不能满足成才需要,推动整个社会的焦虑。教育成为人们品头论足的焦点。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国家教育政策从改革开放初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今天变成“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基础教育在保证基本教育公平的基础上,重视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顾明远先生指出,教育的问题根子不在教育,而是在社会,是社会矛盾都在教育上的反映。
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足以满足所有家庭的需求,所以教育竞争就难以避免。使家长们焦虑不已的,还有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现实产生的病源。顾先生分析出八个原因:1.“学而优则仕”文化传统思想影响着教育;2.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3.攀比文化助长了教育竞争;4.社会用人制度的学历主义;5.评价考试制度的指挥棒;6.升学率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7.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教育改革;8.教育培训机构与教辅材料的推波助澜;9.教育社会生态环境不利与教育改革。
顾先生身居“象牙塔”中,对于基础教育的了解之深刻,分析之透彻,让我们非常佩服。作为教育工作者,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让教育均衡而有质量的发展,是解决社会对教育焦虑的最佳途径。让我们一起努力。
201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