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和当时的男友(现在的老公)蜗居在一个十几平的旧平房里。那会他刚换工作,我又面临毕业,两个人压力都很大,对未来又都充满了憧憬。
有一天半夜我们肚子饿了,家里翻不出什么吃的,那会也没有什么黄色红色蓝色的送餐APP,我们索性出门觅食。
就是那天,我们遇到了相伴好些年的桂林米粉店。
这家名为桂林米粉的桂林米粉店就在我们家附近,走路几分钟,只是白天被其他店面埋没了,到了晚上等其他店面都关了才热热闹闹的醒目起来。
店是由一家人开的,一对夫妻和几双儿女,厨房内外忙忙乎乎的同时还会用我们听不懂的家乡话聊着天,一进去有种到人家里作客的感觉。
当天我们一人要了一碗米粉,又加了一些小吃,结果米粉Q弹、汤水入味、凉菜爽口、卤味香甜,吃得我们幸福感爆棚。本来只是想填饱肚子的我们因为吃得开心忘记了时间,坐在店里要了个龟苓膏聊起天来。平时疲于生活的我俩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轻轻松松的说上几句话。自此,那碗米粉成了我们忙碌生活中的必需品。
24小时营业,是这家小店最让人安心的地方,永远不会让饥饿的你失望。我们去得多了,店老板见到我们都会熟练的问,是不是酸笋(我)和牛肉(他),这回又想要加点什么。我们开心的时候加酸笋、烫青菜、鸡爪子,增加米粉的乐趣,不开心的时候加龟苓膏、酱牛肉、卤鸡蛋,用来下火添营养。我们吃着米粉幻想过未来的生活,喝着粉汤讨论过穷游的攻略,嚼着小菜嘲笑过彼此的幼稚;我们见过加班刚回饥肠辘辘的白领,见过狠下心来吃顿热乎的农名工,见过拌嘴还不忘给对方夹小菜的小两口。
有的时候时间很紧,我们会打电话把米粉叫回家里来吃。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红色黄色蓝色的送餐软件,我们打电话到餐厅,店老板会根据我们的下单让店里小工骑着小车把热腾腾的米粉送到我们家门口。如果正值用餐点,老板会让我们多等一会,然后餐送到的时候会发现默默被加了一颗鸡蛋。
这家米粉我们吃了三年,从我找工作,吃到实习,再吃到正式入职;从他换工作,吃到试用期,再吃到步入正轨;从我们谈恋爱,吃到求婚,再吃到蜜月;从买房,吃到装修,再吃到搬家。周边的餐厅不断了开了又关,换了又换,只有这一家粉店始终如一的屹立在街边,没有换过菜单,没有换过店员,没有涨过价格,没有少过菜量。我们甚至把粉店的电话记到了手机里——“那家米粉”。
后来我们搬家了,从小小的平房搬进了大大的楼房,不愿意做饭的时候也在家附近吃着各式各样的馆子,可是没有哪一家让我们亲切如故。我们心心念着有空一定要回旧地儿再吃一碗,可是生活就是这样,每天忙忙叨叨的,一直没能成行。
有一天,老公恰巧路过那条街,发现米粉店早已经被拆了。我们立刻开始询问,却怎么也打听不到它搬去了哪里,用餐电话也打不通了。
就这样,我们再也吃不到那碗米粉,只有当初两个人吃着米粉聊着未来的日子,还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