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形成刻板印象,不要给自己形成心理暗示,要学会与自己的缺点和谐相处,慢慢地改掉缺点。即便改不掉,也不影响你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樊登讲论语:先进》读后感
樊登老师讲论语系列,结合了现代的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育儿知识、教育学、创业方法和领导力等学科的知识与观点,针对现代人的需求进行了多维度、触类旁通的解读,力求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能量和恒久智慧。听完樊登老师的论语系列,也启发和带动了我自己每日品读论语。现将《樊登讲论语:先进》一书的精华采撷如下。
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两句话非常有名,对我们对鬼神、对生死的看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最积极的作用,在于让我们不迷信,不对那些装神弄鬼的事情感兴趣。
比如,历史上的伊丽莎白一世并不怎么相信神,她始终是用现实的问题来考验神的,只看现实中的臣民过得好不好,看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好不好,这就是非常理性的实用主义的态度。
当然,大量的科学进步,都是基于对许多“不可见”事物的研究。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把当下的生活过好,做力所能及的事,另一方面,在不迷信的同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好奇和敬畏之心。如何把握好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尺度,这其中考量的是智慧。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是孔子对中国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中庸之道的核心。中庸之道绝对不是凑合,中庸之道是一个极致。柏拉图也讲"合适是美德",中庸是合适的极致。而度的把握又是最难的一件事。生活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要无限趋近于那个合适的点,这就是修炼的过程。
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可指管理者,“小人”可指被管理者,培养自己的德行,身边的人会受到正面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这个道理。
当一个人做事情向外用力,总希望改变周围的人和环境时,就会越来越偏激和严苛,也许杀人尚且不足。而当一个人向内用力时,才有可能做到无为而治——做好自己,让自己成为德行的楷模,身边的人自然就会改变。接着,所有人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正面的影响。这是孔子对领袖人物在道德修养层面的要求。
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要促成别人的好事情,同时,也要从原则出发,学会拒绝他人。美和恶之间的分界有时是难以度量的,是需要我们权衡的。
孔子还讲:“乡愿,德之贼。“乡愿”,就是那种觉得什么都好、没关系、都不错,到哪儿都是个老好人。在别人看来似乎觉得这个人道德好高尚,但他没有原则。如果没有原则,在送礼、行贿、赌博之类的事情上去促成别人,就是成人之恶!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楚,我们到底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帮人变好,还是寻求捷径助人作恶。
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在创业领域,有一条完美的理论曲线,叫飞机起跑曲线,也就是幂次法则。在创业前期,有一长段路径都是平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这是需要创业者忍耐积蓄的那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所积累下来的东西,就叫作know how(诀窍)。你所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不断地磨合、迭代、打拼,当它走过一个拐弯的点时就上去了,就像Y=NX方程,它的曲线是过了拐弯点以后陡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新公司的特点都是这样。而一旦抬头开始起飞,就会高速地往上冲。
《指数型组织》和《从0到1》这两本书中,从数学、科学的角度阐述过,世界上大量的事情是按照幂次分布的。有些事在前期看起来很普通,似乎毫无期望,但真正坚持下去,超过某个限度,成功就纷至沓来。有一个词叫作“击穿阈值”,我们做一件事情,能不能够延迟满足、忍耐到击穿阈值的那一刻?
每天都能拿到反馈,都能获得成就感,都能得到奖励,很可能我们做的只是简单重复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的事情才可以当下给出反馈。而重大的成绩,都需要长久积蓄能量,正所谓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从读书到育儿,从工作到创业,莫不如是。
比如,就创业而言,往往大众看到的起点其实已经是人家的半山腰了。所有,做好正确的事情,和时间做朋友,让幂次法则发生作用。只要客户口碑好,能够带来新客户,就会引发幂次法则。因为,所有的好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口碑好。
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中国人的和而不同,对于整个世界的贡献是极大的。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和谐友善,对外也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没有逼着别人认同我们的意志。我们尊重对方有不同的东西,但是不排除我们可以和谐相处。
一个团队的组成成员个性可以完全不一样,思维方式可以完全不一样,能力可以完全不一样,只要大家能够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就能够让这个组织焕发出生命力,群智涌现。所以,中国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不同之上的和谐。团队中拥抱不同可以焕发组织生命力,消除个体差异可能难以创造出新的事物。
7.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与君子共事很容易,但难以讨他欢心。君子愿意承担责任,这样的领导会让下属以做好事情为重,根本不需要谁来取悦自己,只要君子之交就够了。君子型的领导以公心做事,具备原则,对他唯有以道悦之。当下属把事做好了,君子型的领导是发自内心地高兴,高兴于你的成长,高兴于公司的发展。
与小人共事很不易,但很容易取悦他。小人型的领导以私心做事,求全责备,随心所欲。与小人型的领导共事,到推卸责任的时候,他毫不手软。一旦遇到问题,背锅的永远都是下属,久而久之,也不会再有人跟随。
8.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今天的很多人,学习并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而是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是学会批评别人有什么不对。当我们为别人而学时,就会产生无力感,越学越焦虑,因为我们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而不是享受学习的过程。
当我们为自己而学时,会感受到成长和力量。通过学习来对照、批判、反思、映射出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有好的改变。向内找,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多在自己身上使劲,通过自己的改变去影响他人,才能够真的改变这个世界。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孔子委婉的批评了子贡。“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多反思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可改变提升的。整天讨论别人的事,逞口舌之快,毫无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的开篇,作者就讲“我的爸爸告诉我不要轻易地评判任何人”,因为你没有跟他们有过同样的经历,你所经历的跟他们经历的不一样,你不知道细节。所以,不要轻易地评判任何人。把闲谈他人是非的时间用来提升自身修为,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度过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