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姻缘(下)

    像这样的情况,在日本恐怕也是极少极少的。在别的国家,则未闻之也。当然,在别的国家也并不缺少歌颂纯真爱情的诗篇、戏剧、小说,以及民间传说。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世所周知的。谁能怀疑这种爱情的纯真呢?专就中国来说,民间类似梁祝爱情的传说,还能够举出不少来。至于“誓死不嫁”和“誓死不娶”的真实的故事,则所在多有。这样一来,爱情似乎真同蒙田的说法完全相违,纯真圣洁得不得了啦。

     我在这里想分析一个有名的爱情的案例。这就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古今艳称的故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歌颂的就是这一件事。你看,唐玄宗失掉了杨贵妃以后,他是多么想念,多么情深: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这一首歌最后两句诗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写得多么动人心魄,多么令人同情,

好像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真正纯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常识告诉我们,爱情是有排他性的,

真正的爱情不容有一个第三者。可是唐玄宗怎样呢?

“后宫佳丽三千人”,小老婆真够多的。

即使是“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在一身”能可靠吗?

白居易以唐代臣子,竟敢乱谈天子宫闱中事,

这在明清是绝对办不到的。这先不去说它,

白居易真正头脑简单到相信这爱情是纯真的才加以歌颂吗?抑或另有别的原因?

这些封建的爱情“俱往矣”。

今天我们怎样对待爱情呢?

我明人不说暗话,我是颇有点同意蒙田的意见的。

中国古人说:“食、色,性也。”

爱情,特别是结婚,总是同“色”相联系的。

家喻户晓的《西厢记》歌颂张生和莺莺的爱情,

高潮竟是一幕“酬简”,也就是“以身相许”。

个中消息,很值得我们参悟。

我们今天的青年怎样对待爱情呢?

这我有点不大清楚,

也没有什么青年人来同我这望九之年的老古董谈这类事情。据我所见所闻,

那一套封建的东西早为今天的青年所扬弃。

如果真有人想向我这爱情的盲人问道的话,

我也可以把我的看法告诉他们的。

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

他必须谈恋爱以至结婚。这是“人间正道”。

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

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

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

最终还可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真是何苦来!

我并不提倡二人“一见倾心”,立即办理结婚手续。

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

这过程不必过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

余出来的时间应当用到刀刃上,搞点事业,

为了个人,为了家庭,为了国家,为了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