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弓文华;摄影:子文、完璧】
关于锦江的历史渊源,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谢元鲁博士曾写道:李冰开凿的成都二江,秦汉时期称为“流江”(或称检江)和“郫江”。“锦江”一名,出现在东汉末年或三国蜀汉以后,因当时在成都设立锦官织锦,需在江中漂洗,故称“锦江”。
一、锦江之名已有2227年左右的历史
在《成都城坊古迹考》上记载:锦江之名的来历是汉代笮桥南岸有锦官城,为织锦之所,以此江水濯锦,锦至鲜明,故流江经过城南一段亦曰濯锦江,简称锦江。
据《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濯锦江即蜀江,水至此濯锦,锦彩鲜于他水,故曰濯锦江。”
唐朝杜甫《登楼》诗,有“锦江春色来天地”之句,因此濯锦江又称为锦江或锦水。
由此可知:早在汉代人们就在锦江水中漂洗蜀锦,漂洗后的蜀锦特别美丽,江水因此而得名锦江。从公元前206年的西汉有锦江的记载到如今,锦江之名已有2227年左右的历史了。
二、有历史记载的锦江水流淌了2272年
从“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至今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都的江流都是人工开凿。据《成都城坊古迹考》上记载:成都四周,古今江流,除升仙水(即现在的沙河)外,皆为适应此城之需要而开凿者,别无天然河流。既为适应城市需要,故水道又随城埂之变迁而变迁。
据《成都城坊古迹考》记载:李冰乃于成都筑城60年后,在开明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扩展,另辟进口,并改变开明原有的渠道流经地区,仍注绵水,复开二江使其向东南流行于成都城下,既除水害,又有利于灌溉及交通,蜀人至今称便。
在《成都城坊古迹考》上关于锦江的记载:秦孝文王时(公元前251年即庚戌年十月至次年九月),李冰为蜀郡太守,庄襄王时(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穿检江、郫江,双过郡下,以行舟船。余则用于灌溉,至今民享其利。以此成都城南遂成为二江双流之形势,不仅便利交通和农田灌溉,且能屏障大、少城西南两方,成为军事上之防御线。《史记·河渠书》曰:于蜀,则蜀守冰……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
《史记·河渠书正义》引《风俗通》佚文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
对锦江记述最详细的《华阳国志·蜀志》描述了当年锦江上的繁华景象:“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由此可见:有文字记载的锦江水,从公元前251年的秦孝文王至今,流淌在锦江区的锦江水已有2272年左右的历史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