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周发现得到APP,首页上有一个知识类的新闻后,每天早上上班过程中,总要听那么一到两条四到五分钟的音频,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积累了很多沟通类方面的知识,建议读者有空的时候,也可以下载这个APP听听,今天我就听到三个有意思的沟通观点,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我敢保证大家觉得能够受益匪浅:
基础模型
先与大家分享的一个词语叫做基础模型,它是指,当我们要想向对方传达一个对方没有了解过的信息或者观点时,我们不需要直接告诉对方,而是需要在原来能够知道的信息或观点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比如说,现在你想告知对方没有见过的美国山核桃,你不能这么说,黑黑的,圆圆的,能够吃的,这样对方肯定是不明确的,你可以这么说,你吃过山核桃吧,美国山核桃和山核桃差不多,都是硬壳的食物,都是坚果,只是美国山核桃是椭圆型的,味道比山核桃好吃一点。在这个案例中,山核桃就是基础模型,我们就可以在山核桃的基础上,再来谈美国山核桃,对方就更能够理解了。
其实基础模型的另外一种含义,就是类比,将一些对方不知道的事物,用对方知道的食物进行一定的类比,最后讲出这两者之间的差别,让对方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接受。
同理心
在音频中,就谈到若是我们在交谈过程中,对方突然生气,有愤怒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第一种人看到对方生气后,自己也会受到对方情绪的干扰,也会非常的生气,非常愤怒,于是双方就开始大吵大闹起来,最终事情越来越复杂,恶性循环;第二种人,性格可能比较好,就保持沉默,最终对方会以为你用沉默的方式来与对方对抗,于是对方就会越来越生气。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观察自己,千万不要被对方的情绪所干扰,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个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是为了让自己受益,让事情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必须冷静;其次,这个时候,时刻告诉自己,这个时候对方是失去理智的,不是真正的对方,并且思考对方为什么会生气,用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再次,我们将对方生气的原因、感受说出来,虽然是废话,确是安抚了对方的情绪,让对方也冷静下来;最后,和对方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如说,上次我们班级的陈帅康同学在学校被申屠同学打了,家长一听到孩子在学校被打了,马上跑到学校里,当我看到陈帅康家长时,对方说着,说着,就非常生气,非常愤怒,于是,当时的我也被他的情绪所影响,最后当听完她的表述后,我慢慢的,让对方做下来,说:“帅康妈妈,我现在非常能够理解你的心情,若是我的孩子在学校被打伤了,我也会非常生气,甚至比你还生气……,作为班主任,我们班级孩子被打了,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处理这件事情。”待对方冷静下来后,我和她说:“这样吧,我们先把孩子送到医院去治疗,后面的事情,我会进一步处理的……”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只要将对方想要说的话(原因,感受),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出来,这样虽然是废话,但是确实能够很好的安抚对方的情绪,前提是,我们自己不能被对方情绪所干扰,学会控制自己,这样才能让事情往更好的方面去发展。
上推下具
上推是指,当我们遇到事物现象或者问题等事实时,我们需要根据这个事实,往上推,分析这个这个事实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比如说当我在听课时,若是看到出现某一个环节,我们就要思考这个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有什么目的,突破什么知识点;再比如说,上周六早上,我在小区里跑步时,看到一位阿姨和我在微笑的说:“小伙子,你好棒啊,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跑步很好了,加油”。这个时候的我就会想这个阿姨的情商很高,她的家庭也会很幸福等这样的观点。
下具是指,我们在传递一个信息或者表达一个思想时,我们需要更加具体话语,可以用比喻,对比,类比等修辞手法,能够让对方大脑中呈现出一幅画面。比如说,我们在表达某种香味时,可以用像熏衣草的香味,根据脑科学研究发现,当对方听到这样的话语时,对方的嗅觉也会调动起来。再比如说,这位老师的声音,像天鹅绒一样的柔和,对方就会想到天鹅绒棉被,更加理解这位老师声音特色了。
现在用上推和下具,结合起来举出一个例子,比如说,昨天晚上我回到家里,吃饭晚饭后,按照习惯,我把客厅里的卫生打扫了一遍,并且用拖把也拖了一遍,已经很干净了,于是我母亲又拿起了拖把再把地拖干净,这个时候,我就在想她再次拖地的原因:原因一是我没有拖干净,她再次拖一下;原因二,她想和我比较,想让我夸她,拖的比我干净,想得到表扬。分析后,我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于是我就说:“妈,你拖的地非常干净,特别是瓷砖干净得像镜子一样,更重要的是,你拖地的这个认真那股劲儿,特别值得我学习,我明天一定得将你的这种敬业精神用到工作中去。”她听了后,乐呵呵的,没有,没有……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沟通技巧:反着来,在沟通过程中,若是你想要让对方感觉上舒服,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自己的大脑上多思考,多反思,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只有自己不舒服了(多思考,多总结),对方才会更加舒服,这才是沟通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