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惠老师中午的交流,让我觉察到原来是父亲磐石般的力量支持着我不断的奔跑。
以前的我更多的觉得自己是习得了母亲那锋芒般的力量,从小到大与母亲的纠缠,我从来不害怕母亲的打与骂,而且感觉到身体里涌动着一股蛮荒之力,让我去与母亲抗争。
生活中遇到挫折,我能一边跌倒、一边挣扎的爬起来,继续前行奔跑。
记得中考失利,进入镇上普通高中。在高一灰色的时光里,我整天恍惚着,以致于成绩亮起来红灯,几门功课都不及格,我也没有想过不读书了。
高三那年夏天,高考失利,母亲生患癌症。面临着重大的家庭变故,我还是期望能有机会去复读。在高四的时光里,充满着恐惧与焦虑,一边害怕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一边害怕复读成绩没有提升,考不上大学。在最焦虑的时光里,我的鼻炎、胃炎统统爆发,因为鼻子堵塞头疼脑涨,后来体检又发现心脏有杂音,当时没有什么医学常识的我,被恐惧占据了整个心房:我害怕自己考上大学,入学体检也过不了......
回想些高中这些灰色的时光,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撑我努力走的这么远,从老家到天津,从天津到青岛,从青岛到北京?
父亲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不争不抢。记忆中,家里总是洋溢着母亲那爽朗的笑声,在村头就可以听到母亲的大嗓门。父亲好像也乐意听母亲的,家里人情四五都是母亲张罗着。但关于把我送到别人家抚养,母亲却说了不算,父亲说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他可以养活这个孩子。
父亲的坚持,使得我在这个家里生活下来。小时候跟父亲睡觉,上小学后,父亲喜欢在油灯下看我做作业,喜欢看我看书。
我记得父亲一次跟邻居说起我修长的手指,说我家刘三将来就是读书的料,做办公室,不是干农活的。父亲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我也经常翻看自己一双修长的手,不爱干农活的一双手。
从去年深入学习心理学,通过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梳理我内心的恐惧与焦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静,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轻柔,没有以前的大嗓门了。脾气也越来越温和,没有以前动不动就生气、发火的大脾气。
我感觉到体内一股泉水在淙淙流淌,我甚至奇怪自己居然变成了年轻时候自己不认识的人。
与惠老师的交流沟通,让我觉察到原来父亲的力量一直深藏在我的身体里。我一直以为是母亲赋予我力量,我习得了母亲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但细细觉察,平时在很多事情上我也不喜欢跟别人抢,不喜欢跟人计较。我一直以为父亲离我很远,他就是那样远远望着我们,风里来雨里去,用自己的勤劳撑起五个孩子的天空,从来没有让我们挨过饥饿,也从来没有让我们交不起学费而羞愧,甚至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父亲也努力支付我的生活费,也从来没有让我去贷款或跟别人家借钱。
父亲就是以他如磐石般的坚定与温和影响着我,并照耀着我的生活。在冥冥之中也影响着我的婚姻观。为了不让生患重病的父亲牵挂着,我与饼先生在认识不长时间里结婚,而成就了我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