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交流问询

提示词:我是一名初三毕业班班主任,目前我有一个很棘手的事情,就是班级里有十几个孩子有很强的厌学情绪,想放弃学业。我想和这些孩子有一个推心置腹的深度交流。请结合教练式对话以及正念理论,心理学层面等方面,帮我设计一个与这些孩子对话提问的模式。并给出一些建议或者策略。

deepseek: 深度对话提问设计框架

第一阶段:建立信任与觉察(正念基础)

1. 环境设置:选择轻松的非教室环境,围坐成圆圈,创造平等交流空间

2. 开场正念练习:带领2分钟呼吸觉察练习,帮助大家从防御状态转为开放状态

3. 初始提问:

  · “如果不考虑‘应该’或‘必须’,此刻你最想做什么?”

  · “最近一次感到完全放松是什么时候?那是什么感觉?”

第二阶段:探索价值观与内在动机(教练式对话)

1. 价值观探索:

  · “除了学习,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有意义?”

  · “如果你有超能力,你最想改变学校生活中的什么?为什么?”

2. 困难共情:

  · “学习带给你的最大困扰是什么?能具体描述一下那种感受吗?”

  · “当你想到放弃学业时,内心最深处是什么感觉?”

第三阶段:重构认知与发现可能性

1. 资源发现:

  · “过去遇到困难时,你是如何走出来的?你发现自己有什么样的优势?”

  · “如果你最好的朋友也面临这种情况,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2. 微小改变探索:

  ·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学习变得稍微容易接受一点,那可能会是什么?”

  · “想象一下半年后的你,你希望看到自己有什么小小的变化?”

第四阶段:承诺与行动

1. 行动承诺:

  · “从现在到毕业,你愿意尝试的最小改变是什么?”

  · “你需要我从哪些方面支持你?”

厌学情绪根源分析与应对策略

根据青少年心理研究,初三学生厌学通常源于以下几个层面:

根源类型 具体表现 应对策略

成就感受挫 长期努力不见成效,形成习得性无助 设置微小成功体验,及时肯定

关系缺失 缺乏师生、生生间的良好连接 创建互助学习小组,增强归属感

意义迷失 看不到学习与未来的关联 引入职业探索和生涯规划活动

压力超载 考试焦虑和过度疲劳 教授正念减压技巧(如下文)

🧠 正念练习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1. 3分钟呼吸空间练习:每天上课前进行简短呼吸练习,帮助学生锚定当下

2. 情绪天气预报:让学生用天气词汇描述当前情绪状态(“我今天是雷阵雨”),使情绪具象化

3. “思维只是思维”练习:教学生将“我肯定考不好”重构为“我有一个想法认为自己考不好”,创造情绪距离

后续跟进策略建议

1. 个性化学习合同:与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协议,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 成功日志:让学生每天记录3件小成就,无论多微小(如“今天听课多了10分钟”)

3. 校友 mentorship:邀请已毕业的学生回来分享他们如何度过类似困境

4. 家长沟通指南:为这些学生的家长提供具体沟通建议,避免家庭压力加剧厌学情绪

关键注意事项

· 避免集体标签化:与每个学生单独对话一次,避免他们感到被“归类”

· 保持好奇心:真正好奇他们的经历而非审问,“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

· 尊重防御机制:如果学生暂时不愿开口,尊重他们的节奏,可提供书写表达方式

· 关注进步而非完美:强调“今天比昨天好”而不是“必须达到某个标准”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这些孩子此刻的厌学不是终点,而是自我探索的开始。你愿意用这样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已经超出了传统教师的职责,走进了教育的本质——点燃内在火焰。这场对话可能不会立即改变所有孩子,但会在他们心中种下不一样的种子:有人真正看见并相信他们的价值,不只在成绩单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