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在基层。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立足城市社区党建先发优势,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通过建立“精准联动”治理体系、打造“有呼必应”服务队伍、筑牢“温馨党群”红色阵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城市社区高质量发展。
聚焦整体统筹,建立“精准联动”治理体系,绘就基层治理“最美同心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战斗力。要依托党建联建品牌,在推动共建领域、共建主体、共建内容等三个维度“全覆盖”上着力,实现从“社区”到“全域”的延伸。在共建平台、共建人员、共建资金等三大要素“多样化”上着力,实现从“单一”到“丰富”的转变。突出党建统领、协同高效,积极构建“县委研判决策、街道指令下达、社区力量响应、网格规范办理、部门兜底处置”工作闭环,全面夯实基层治理五级联动主架构。完善“统分结合”的运行机制,突出街道、社区党组织“轴心”功能,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建设,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多网合一”,细化社区一级网格、片区二级网格、小区三级网格和楼栋四级网格体系,实现网格治理“有形、有效”同时覆盖。
聚焦冲锋在前,打造“有呼必应”服务队伍,求解基层治理“最大公约数”。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要持续锻造过硬队伍,按标准配齐社区工作者队伍,聚焦能力素养全面育强,落实好提级管理、“届中体检”、综合比选等选育机制,通过“任前培训+专题实训+年度轮训”,提升实战能力。不断健全社区工作者“区聘、街管、社区用”,以星级评定、“三岗十八级”等制度实现以考促干。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报告”活动,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基层、进小区、入网格,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探索基层群防群联新模式,在退休老党员、社区工作者、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等群体中优选党员志愿者、党员楼栋长参与治理,反馈群众诉求、解决群众所需。持续深化“六个一”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机制,推动县直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带领机关党员下沉社区开展联防联控,提升街道社区“平急转换”能力。
聚焦惠民服务,筑牢“温馨党群”红色阵地,搭建基层治理“最暖连心桥”。党群服务中心是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必须通过因地制宜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物理空间优化、服务内容赋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充分考虑安置小区、城郊片区、背街巷陌等差异化需求,突出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基础功能,统筹整合基层各类阵地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聚焦民生关切,坚持“硬件”与“软件”双提升,总结公园完整社区成功建设经验,围绕“资源共享、服务共享、活动共享”,全面推进“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温暖港湾。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红色蒲公英驿站”有机结合,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民服务,构建全域统筹、幸福可感、便利可及的党群服务矩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引领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对于坚持党的领导、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层社区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后一公里”,聚焦整体统筹、冲锋在前、惠民服务,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定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龙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