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庆团圆,吃元宵的日子,总感觉过完元宵节,这个年才能过完。但是工作多年,早已经忘了在家过元宵节是什么感觉,因为元宵节已经开始上班了,再加上今年过年也没有回去。感觉年味少了很多的家人温馨和热闹。不过在外面就是这样,早已习惯。
印象里,小时候过元宵节,家里要点灯,每个屋子门口两边都要放,那个时候的灯,是妈妈用面蒸的,妈妈用面弄成一个个龙、麒麟、鱼等寓意吉祥的形状,上锅蒸熟,晾凉后,中间有一个凹槽,用茅草缠上棉绒,插在凹槽里,再倒上油,点燃,一盏灯就这样形成了。满屋灯火通明,喜气洋洋,盼年年顺顺利利,不禁感叹妈妈的心灵手巧。后来很多年后,村里开始点红蜡烛,很少有人再蒸灯了,不过寓意都是一样的,蜡烛有很多形状,妈妈总是买几种不一样的,过节的时候点亮。
让我最怀念的是,每年妈妈蒸灯的时候,顺手会给我弄一个小兔子,把面捏成小兔子的模样,然后用两颗红豆当作眼睛,我全程目不转睛的盯着,蒸熟后,眼巴巴的等着小兔子出锅,在我看来,这个比馒头好吃多了,虽然配料都一样,无非就是多了两颗红豆,但是我舍不得吃,我总是等到最后快要坏的时候,才要馏一馏再吃,小兔子吃起来,格外香甜。
如今家里不再蒸小兔子了,我也很少吃到了,想念那种香甜的味道,因为那掺杂了幸福,温馨,喜气洋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