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线上听史占彪老师的课程,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从史老师嘴巴里说出来的那些话,就像潺潺的流水,润物无声。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回应,都让让人有一种明媚晴朗的感觉。
当时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如果我能够成为史老师这样的人就好了。如果我和别人交流沟通的过程能够像史老师这么舒服就好了。
带着对史老师的好奇,和想成为专业的心理教练的期待,参加了线下的课程。从上课第一天,直到今天,运用“心理教练”技术所带来的快乐和欣喜每天都会发生着。接下来我谈谈我对“心理教练”的认识。
第一,由“心”及“理”
“心,即理”。角度不同,人性相同。
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也是后现代心理学心理教练重要特征之一。“心,即理”是个哲学理论,但是理到底在哪儿?什么是真正的理?人类拥有”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也有非常多的道理。甚至都认为自己的“理”就是真正的“理”。
古圣先贤也在为这个问题进行苦苦的追寻。自唐宋开始的儒家,大家,无不对这个命题给出了自己认为的合理的解释。而心学的缔造者,明代的王阳明先生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天理在每个人的心中。心才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如果放下欲望的屏障,放下角色局限,看到人“心”,尊重人性,尊重“人情世故”,只有从“心”出来,才能看到天理的存在。只有从“心”生出来的理,才是“真理”,尽管人的角度不同,角色不同,但是人性相同,人心相通。
第二,从“我”到“你”
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对方,是价值观的改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都在追求“我”的存在感,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己的感受,在人们追逐着经济利益的同时,追逐着成功,追逐着各种物质的目标的时候,忽略了对“别人”的关心和关注。在人际交往中,爱说的比爱听的多,很多人都关心自己的感受,自己舒不舒服,自己痛不痛快,惯有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从“我”出发。而心理教练的视角变成了对方,变成了“你”。从“你”出发,陪着“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表面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角度的更换,但事实上这种角度的更换却彰显了人性的光辉,是理念的一个彻头彻尾的颠覆。当我们更多的欢心“你”,看到“你”的情绪,“你”的不容易,“你”的不简单,“你”的了不起,会对当事人,对“你”产生无与伦比的能量和力量。
第三,从“我知道”到“我想知道”
“自负”的人爱说“我知道”,谦虚的人爱说“我想知道”
关心自己的人,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对方建议,给对方方法。在“给予”的同时,其实也是对对方优势,能力,资源等等的忽略,也充满了对自己的自负和对对方的不信任。
我们太想去表达,太想去给予,太想为人师,太想表达“我知道,我会,我懂,我明白”,太想表示“我是对的”。而心理教练的角度是把“我想给予,我想表达,我知道,我懂得,我有答案”完完全全变成“我想知道,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接受不确定性,接受“没有唯一的答案”。“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把整个的过程做了一个360度的大扭转。这种扭转,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这种扭转,其实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价值观的改变,是理念的改变,是习惯的改变。改变,真的不容易,但是,极具价值。
第四,从“事”到“人”
“事”的背后是人,“问题”的背后是“需求”。
大多数人们都缠在“事”里,纷繁的琐事也会让一个人迷失自己。无论职场还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专家,每天乱事不断,不停救火。我曾经听到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和我说过,他说,他一年很多时候都在各个市场解决各种问题,各种救火。我曾经一度以为他很了不起,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随着阅历的不断增加,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事”是做不完的,“问题”也是解决不完的,每一个“事”的背后,可能都是“人”的需求,每一个“问题”的背后,可能都是“情绪,情感,”甚至“人性”的需求。如果关注了“人”呢?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可能就会主动学习,满足了员工的“安全需求”,员工可能更加努力,满足了中层领导者的“成长需求”“价值需求”,中层领导者可能更加有归属感,满足了爱人的“情绪需求”,爱人可能更温柔,生活可能更甜蜜......
后现代心理学心理教练的视角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不过在纷繁的,复杂的日常事务中迷失了自己。而心理教练真正做的,不是给他建议,给他答案,而是陪伴迷失了自己的“你”,陪着他,走过那段心路历程,走过那一段迷茫,走过那一段焦虑,陪伴对方找到自己的“心”的过程。所以当心理教练全身心的去陪伴对方,对方感觉到被支持,被看到,被理解,被倾听的时候,对方的能量,力量在两个人之间慢慢的,有序起来。
心理教练讲究“关注人,忽略事”。“人”对了,“理”有了,“事”自然就解决了。
第五,从“快”到“慢”
定能生静,静能生慧,慧生万物
可能是因为各种压力,或者生活节奏的原因,导致现代人追求“快”,甚至文化中都有“快餐文化”之说。吃饭太快,容易消化不良,做事太快,容易欠缺思考。
当心理教练慢下来,不追求速度,不追求效率,给对方空间,给对方时间,全然陪伴,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对客户只有聆听,没有要求,同时也不以自己的价值去衡量和判断,随着心理教练的教练状态,客户也会随之而慢下来,才会静下来,让紧张的神经松下来,经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探索,因为只有“静”才会升出“智慧”。才会有拨云见日的突破。这个时候,能量,力量,就会开始在两个人之间流动,客户也会在流动中,产生新的想法,心的智慧。
而客户,同样,如果可以静下来,有人陪伴,梳理,去探索自己内心真正的“理”,每个都都有可能放下企图心,放下计较,放下自私,反而会因为静能得慧,反而会海阔天空,拨的云开见月明。
每一次心理教练的过程,前面都会有大概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客户可能漫无目的,可能迷茫,也可能焦虑,更可能情绪低落,激动。这个时候,需要心理教练慢下来,静下来,一直秉持着“放下自己内心的欲望”,“由心及理”,时刻关注客户的感受和情绪,适度的用提问的方式,陪伴客户散步,帮助客户找到自己的资源和优势,让客户看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去陪伴客户,抽丝剥茧,
心理教练的“教练意识”已经成为了我的思想的一部分。是的,我还没有做到史老师所说的“活出心理教练的状态”。
对于心里教练,我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