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业务都是转包好几手的,前阵子我接了个活就是这样。
甲方是做快销品的,常年和一个销售公司合作。
销售公司把业务外包给了一家营销公司。
营销公司转手包给我一哥们,我哥们找了我一起帮忙。
营销公司的三个合伙人都是90后,三个男人气宇轩昂,都是很精致的那一款。
我们一起去和客户开会,刚坐下来。
一位90后张口就说:爸爸们,爷爷们怎么说啊?
爸爸是销售公司,爷爷是做快销品的甲方。
我当时就怒了,众所周知,甲方是爸爸,怎么现在直接成爷爷了。
按这个等级推论下去,我是重孙级的。
这尼玛,五秒不到,就四世同堂了?
气人的是,以前叫爸爸就算了,现在连爷爷都复数了。
最气人的地方在于,太爷爷们和重孙们辈分隔得太远,不亲啊。
1
这一届男人,沾上个特别爱叫爸爸的毛病。
逮到金主叫爸爸,好歹是因为有钱赚。
结果叫滑了嘴。
球迷看到球员表现神勇,张嘴就是爸爸。
我爸爸和你爸爸谁球技更好,可以吵到炸屏。
玩个游戏看到人家玩得好,张嘴就是爸爸。
爸爸在网络另一头挤着青春痘呢。
上网买个东西,都得叫平台老板一声爸爸。
才是完整的购物体验。
我们小时候,最大的侮辱就是别人说:我是你爸爸。
严重的时候,恨不能直接伏尸两人,血流五步啊。
现在的情况是,你特么给我让开,空出地方来,让我跪下叫爸爸。
2
遍地爸爸,到底是父权的沦丧,还是父权的复兴,这是一个问题。
父子冲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不罕见。
红楼梦里,有父子冲突。
朱自清的背影里,有父子冲突。
曹禺的雷雨里,有父子冲突。
李安的推手里,有父子冲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里,有父子冲突。
卡夫卡写信给他爹,指责对方是“付薪水的敌人”。
弗洛伊德干脆宣布,对父亲的反叛,是成为男人的关键。
上世纪50年代,英国作家约翰韦恩写了一本书,名叫:打死父亲。
父权是这个世界上所有重要权力的实体和象征。
反抗父权,就是反抗权威和保守。
不管逮到谁,先叫一声爸爸为敬,是换了一种形式的抗争,又或者算是对父权的消解?
3
其实认真说起来,男人有找爸爸的传统。
始皇帝叫吕不韦仲父,项羽叫范增亚父。
石敬瑭给契丹皇帝上奏章,自称儿皇帝,被嘲笑了一千多年。
历史上,一堆名人给自己找了精神上的父亲,文学上的父亲。
被称为爸爸的球员们,动不动就说某个教练像我的父亲。
这是特么的什么鸡毛传统啊?
4
但有趣的是,艺人们很少被认作爸爸。
就算小鲜肉太小吧。那些年长的明星们,也被统一叫叔。
叫爷也行,反正不是爸爸。
我一哥们和小年青同事瞎聊天,说你吴亦凡爸爸怎么怎么了。
他同事当场就怒了,你爸爸才是吴亦凡呢。
哥们很奇怪啊,你不是很迷吴亦凡嘛,刷榜都花了一千多,张口谁都敢叫,为什么吴亦凡不能当你爸爸啊?
小年青陷入了深思。
一晚上没睡啊,第二天一大早就找到我哥们。
他说:我爸爸能比我有钱,能比我有权,能比我能干。但我爸爸总不能比我潮比我帅吧。
有道理,马云长得不好说,所以爸爸之声不绝于耳。
5
爸爸去哪儿了?
母亲们吐槽男人不关心孩子教育问题时花样很多。
男人不管,那是丧偶式育儿。
男人管了,那是诈尸式育儿。
管得不好,那是僵尸式育儿。
总之,父亲这个角色,怎么着都是奔着死亡而去。
吐槽据说很真实的反映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
又据说,比起女孩,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更为重要。
这是不是年青男人们到处找爸爸的原因?
我采访了一位95后,问出了我的困惑。
95后说,你懂个屁,爸爸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95后和我讲了他的故事。
有一天他和朋友打电话讲到某个共同的爸爸。
放下电话,看到爸爸(真),沉默的坐在背后的沙发上。
真爸和我一样疑惑,问哪些人在网上可以成为爸爸。
95后解释了一下,要么是金主,要么是球员,要么是游戏高手,要么是权贵人物。
真爸爸睿智的指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能掌握全场。
这是对父权的渴望和致敬。
以后,这些人算云爸爸,他自己是本爸爸。
95后这才明白为什么要叫别人爸爸。
这个故事讲得很棒,最少在教育问题上,迟到的父亲果然不会缺席。
妈妈带你认识世界的正确,爸爸向你解释世界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