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远比你想象的更简单
——致初三毕业生的一封信
张爱敏
亲爱的同学们:
中考的硝烟刚刚散去,三年挑灯夜读的疲惫尚未完全消散。此刻说“学习其实很简单”,或许你心中正泛起一丝苦笑。
且慢。这“简单”,绝非指轻松随意、不费吹灰之力。它意味着,当我们洞悉其道,掌握了那把关键的钥匙,看似荆棘密布的学习之路,便能豁然开朗,显露出清晰的轨迹。由此可知,学习的难易,往往不在于知识本身的高深,而在于我们是否找到了驾驭它的智慧。
学习的“简”,首先在于懂得“删繁就简”。爱因斯坦曾言:“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高中知识浩如烟海,若一味埋头苦读,试图吞噬每一页书、征服每一道题,难免迷失方向。
真正的智慧,在于提炼核心,洞察联系,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脉络。当你学会剥离繁枝蔓叶,抓住那支撑全局的主干,庞杂的知识体系便会在你眼前变得清晰、有力。这并非投机取巧,而是高效学习的必然选择。
学习的“简”,更在于学会“专注当下”。一位马拉松跑者的秘诀是什么?“每次只专注跑好眼前的一英里。”高中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确如一座待攀的高山。若我们总被三年后的高考阴云笼罩,或纠缠于一次考试的得失,便如同负重登山,步履维艰。将心神全然倾注于眼前这一课、手边这一题、心中这一问,沉浸于此刻思考的纯粹。再巍峨的山峰,也会在你专注的脚步下,被分解为一个个可以征服的里程。
学习的“简”,最终在于领悟“反思即精进”。苏格拉底警示我们:“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学习之路,同样需要这盏明灯。整理书桌、梳理错题、复盘得失——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正是校准方向、避免重蹈覆辙的精密罗盘。每一次清醒的反思,都如同无声的磨砺,让思维的锋芒日益锐利。反思,是学习路上最谦逊也最高效的智慧,它将每一次迷途,都转化为通向精通的阶梯。
同学们,学习不应是一场与书本的苦役角力。当你掌握了化繁为简的智慧,拥有了专注当下的定力,养成了反思精进的习惯,学习便褪去了狰狞,显露出其本真的魅力——那是思维擦亮的愉悦,是困惑得解的清明,是能力悄然拔节的欣喜。诚如王阳明所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学习便有了蓬勃的生命力。
高中的大门已然敞开,知识的海洋波澜壮阔。愿你们不再视其为畏途,而是像技艺娴熟的弄潮儿,在浩瀚中辨识方向,于专注中把握韵律,借反思调整姿态——那时你们终将领悟:学习之道,至简至真。它的意义,远非抵达某个终点,而在于享受驾驭风浪、见证自身不断强大的壮阔旅程本身。
当智慧成为习惯,学习便回归了它朴素而强大的本质:原来攀登之乐,正在于每一步向上的坚实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