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诊所,给大家的感觉是不是无照经营、黑诊所、宰人、不宰白不宰等负能量的词?而我所写的这个无名小诊所,却是充满正义和触摸得到的温情,与这些负能量的词一点儿不沾边,虽然这个诊所很小,很小,很无名,很无名,甚至在夜里都没有亮着的门面灯,被周围的店铺亮光完全吞没似的不存在,但小诊所却存在于人心,无须宣传,这里口口相传,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日常患者,络绎不绝……
第一次去看病是听人推荐这里不乱开药,而且便宜有效,当时因为很穷,便冲着不乱开药和便宜直奔而来。接诊的医生,也是唯一的一个医生是个很小巧的老妇人,人很瘦,但眉目清秀,很精神,一头短发几乎都白了,就是这样一个瘦小的老太太,说话却是声音响亮,底气很足,让人有种错觉。老太太看病、观察、写方子、拿药,动作非常利落和迅速,没有一丝一毫多余的动作,很有点“咏春拳”的积极、精简、快速的作风,决然不像老人一般缓慢和迟钝,开药也很干脆而简单、直接,并没有过多思索、犹豫不决和夸张病情等繁文缛节,见惯了社会上医生看病的节奏,她这样子反而使我有些不适应。这次看病虽然不过三分钟,但却是简单而有效的。
以后还去过两三次,有时老太太直接给几粒药,也不要钱,并嘱托服药一天后,没有效果就去医院看,毕竟小诊所只是她凭经验看病,不能化验,医生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令人放心。有时带孩子去看病,医生视情况,有时感冒开一两盒药,腹泻、积食不严重就不开药,只是指导饮食,过敏时赠送一天的药片,也不要钱,当我执意要付钱时,医生却是两手插兜,拒绝和摇头,说着“两粒药,不用钱……”便挥手示意我们快走,她很干脆,不做作,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让我感觉这致谢都显得多余。
每次去诊所都会发现很多人在打吊瓶,这医生干练而话少,但她的真诚却是扑面而来,也为她赢得了很多回头客。她已经活出了境界,超越了普通大众,单纯治病救人,尽自己所能,不能看的病便给出合理建议,她常常赠人医药,却在别人道谢时,让人快走……
这次又去诊所,老人烫染了头发,显得更加年轻漂亮,如果不是一开始见她花白的头发,我都感觉她是丰韵的四十岁。但一看病一说话一诊断,她干练迅速的作风,机敏灵活的头脑,便显现无疑,什么风韵浪漫与她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活脱脱一个超然的状态,理智的、毫不娇柔造作的医生,这种干练和冷静的作风不正是一个睿智的医生该有的素质吗?而这种超然物外地旁观,不正是一个老人应该有的人生领悟吗?
无名诊所,尽管无名,却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和信赖,我不止一次听到人们对她的肯定和赞扬,我也不止一次被推荐去那里看病,而我也在推荐和与人谈论这无名小诊所,因为她真的很温暖,很有效,很决绝,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