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正在院门口扫地,这时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说,你是孔圣人的弟子,一定知识渊博,我问你个问题吧。
学生心想 ,不知道他要问啥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一定要认真回答,绝不给老师丢脸。
万万没想到,他的问题极其简单:“一年有几季?”
学生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说,不对 ,一年只有春、夏、秋三季。
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
最后两个人打赌,输者给对方磕三个头。
找谁作裁判呢?恰巧孔子从院里走出来。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孔子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客人,然后就说,“一年有三季。”
学生不情愿地给客人磕了三个头。客人高高兴兴地走了。
学生问孔子,明明是四季,你为啥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有看到吗,他全身上下都是绿色的,他就是个蚱蜢。他春天出生,秋天就死了, 根本没有经过冬季。你跟他争论到明天也不会有结果的。
争论来争论去,他很不高兴,弄得你也不开心,影响一整天的心情,犯不上。
孔子不愧是圣人,办事就是高人一筹。
有句话说得好: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就是不要和夏天的虫子说冰, 因为它们没有经历过冬天,不知道冰的模样;不要和井底之蛙说大海,因为它们根本没有见过辽阔的大海。
夏虫和井蛙,没有见过世面,缺少高深的见识,甚至基本知识都不足,有时还很犟。
对于这样的“三季人”,我们就不要和他们较真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对谁都好。有时退一步是大智慧。
人们如果能作到:能伸能屈,能进能退,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保持好的心态,多活十年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