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小别离》

致生命中的别离与相聚
这两天小别离终于结束了,三对家庭也终于从各类风波走向最初的安宁。
从开播以来,网上引起大片争议的话题是对低龄留学潮是否合理的讨论以及各种子女教育方式的探讨。

比如时下流行的童文杰关于女儿分数的论调

《小别离》台词来源自网络
好像瞬间有种重回15岁的噩梦感。。。

好怕怕的感觉。。。还好我们生的早,不用幼儿园就开始英孚。不用看着这些父母不疯魔不成活。。

但是想想我们仿佛也到了即将有孩子的年纪。。。

好像感觉哪里不对。。。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而最后方朵朵终于冲破诸多磨难,成功的靠自己的爱好写作成为了一名畅销作家,
疯魔的初三来源自网络

在演讲台上的那段话

却不禁让我掉了几滴鳄鱼泪。

“美国高中确实很好,但是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我最想家,最想父母的时候,我写了一首诗,

花开成了云,

云也开成了花的模样,

花的故乡是土壤深处的土壤,

云的老家,是远方已远的远方。”

花就像青春,如此美好而如此短暂。父母的爱如养分,滋润她娇嫩而芬芳,

迷途的花可能会包扎成最富丽堂皇的礼盒模样,但她终归没了根。

娇媚的永生花来源自网络

极致美丽的绽放也极致孤寂的凋零。或许有成为价值不菲的干花、永生花。也终究失了那份天然的纯真,多了强加的人工雕琢痕迹。

云如梦想,有时候看来美好而虚幻,有时候又近的仿佛唾手可得。滋润梦想的是坚持的力量是朵朵在疯魔般的生活学习中如一叶孤舟班的小小倔强。

云的老家——写作的梦想从小就扎根在朵朵的心间,她说她爱看书,在读古典文学是从来没有如此的酣畅淋漓。

而文学的梦、诗歌的美也成就了她的坚持。没有了坚持,云就会散去,也开不成花的模样。

就像梦想的实现和个人的塑造息息相关。你在一步步实现梦想,谁说梦想有没有反过来一点点改造你呢?

远方已远的远方,一说是远在异国的故乡,一说是沉淀最初梦想的地方

它叫不忘初心。

《小别离》剧照来源自网络
她希望写作能带给她快乐,她希望爸爸妈妈能幸福。她也希望能在充满尊重的环境成长。那是她心中的远方,但父母的做戏如同鱼梗在喉,所以远方已远。

我们都有过坚持,我们都有过挣扎,但是不是最初的梦想和幸福都留在了远方已远的远方?

我们还曾记得初心?

这点反思萦绕心头

久久不息。。。

而后方圆在酒吧里和张亮忠说的一番点题《小别离》的话:

“人生就是一场与生命别离的旅程。

而命运为了让你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别离,在旅程中会穿插一些小别离。

所谓小别离,就是生命旅途中,与日渐长大的子女渐行渐远的别离,与垂暮耄耋的长辈双亲别离,与曾经青春活力的自己别离。”

别离之后,还剩下什么呢?

下别离剧照来源自网络
凤凰卫视以前有采访一位北方的摄影艺术家

他做了一座时光重逢的对比摄影。

有一张是放的两幅自己的发小,在故乡的雪原上奔跑,一个四岁,一个四十。

他说那天我和发小说,你再来这里跑一遍,就像当年小时候那样发小说,好。于是张开双臂奔跑起来,跑到原来的那个地方构筑成胶卷时光交汇的定格。

这时发小突然泪流满面,他说“我看着这似曾相似的景色,突然间不想说话了。仿佛什么都没变,又仿佛什么都变了”

这是时光的美,也是时光的残酷。。。

生命中最强烈的告别,不是对哪一个人,对哪一个身边的朋友,而是告别一个时代。你深深地去感受到,你已经不再是那个年纪的你,你需要开始面对新的生活。

我们总是很回避别离,因而也很少具备好好告别的能力。而最好的告别,与人与己的再见,也能成为生命中被激发而出的向死而生的力量,是否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涌动中的不安 像一把把利剑穿进 还有些残喘气息的胸膛 血红的像午夜中残月的灵魂 被深深的禁锢 难以想象思想这位强大...
    不俗小七阅读 2,823评论 17 27
  • 【打卡】D7,A1702021-COCO,第27轮 项目一:每天一节摄影课并整理笔记✅ 项目二:每天头条号发布一条...
    蔻蔻的美食物语阅读 1,352评论 0 0
  • 最是那一抹惨淡月光 映得离人愁云凝 顷刻间有股冲动 要把瞬间过成永恒 你超脱...
    王小波是个美男子阅读 1,313评论 0 1
  • 医用机器人无非是智能终端提供“功能和有意义信息”的传输渠道,例如:日本软银、阿里和富士康投资的“小辣椒”家政服务智...
    乔裴男阅读 2,4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