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位学者说不喜欢「渣男」这个词。
于是,我好奇地放下想划走的大拇指。
原来,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人是很复杂且无法也不该用简单一个词来分类的个体。
生活中把具有普遍相似特性的个体,以形象易懂的词语进行分类,确实便于快速定位特性。
有利就有弊,这种快速定位的认识,片面且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质。
就像简单粗暴地通过一个躺在地上的老人和一个下车的司机的画面,就定论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样。
表面不深思探究的分类,是让天平失衡的罪魁祸首,最终会让好望而却步,让坏得寸进尺。
成绩能决定学历,却不能决定人品。
因此,好学生该怎么定义,是用公司那套简单粗暴的KPI,还是多维的考量,那就得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刻,我突然深深地理解了那位学者所担心的点。
如果教育都不考虑人的复杂性,只教非黑即白,只论出身成绩。
那么,在最关键的观念建立阶段,养成简单粗暴的分类思维习惯,是不是更容易出现「鄙视链」类的霸凌呢?
一个人只需要出现简单肤浅的几个特点,就被快速定义为「谁」。
不看更多的,也不想背后的动因,草草出结论。
这么一想,着实有点可怕。
也不知是不是现在年纪稍长一些,奇奇怪怪的经历也有过一些,越来越不好言说黑白和好坏。
正如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行为和性格或许有基因天生的部分,但更多是后天的环境和际遇生成的。
他/她是怎样的人,蛛丝马迹跟个体接触过的所有有关。
所以,人很复杂。
但是,快节奏的社会,让人疲于应付的生活,消耗了太多人的精力。
好像比父母辈或爷爷奶奶辈少了很多的耐心,却多思考一层。
因为,太累了。
看剧要倍速,网文要一上来就冲突,视频要在2秒内展现最吸睛的片段。
并且,“好作品”最好是无须脑子多动一下的。
可以向往着慢节奏有风的地方,但不能忍受慢节奏的文字和影像。
在嫌弃着同质化严重的同时,提供着同质化滋生的良好环境。
毕竟,影响深远的好作品,能让人一品再品再看不厌的好作品,大多都是创新得来的。
而创新,本身就具有不及同质化的短期经济效益。
同质化严重了,审美必然会受到影响。
网络总说的细糠,那也得吃过才知有多好。
就这么一顿发散下来,学者的担心确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