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中哪一个才算是真实的颜色?如果你的回答是第一个,正常人所看到的,那么你和我一样就是所谓的“凡夫”——执着于虚像为实有。如果你说红绿灯的颜色只是通过灯光和眼睛的相互作用才显示出来的幻想,一切不过是“因缘”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并不存在一个实体。那么恭喜你,你领悟了大乘中观的奥义!更一步,你也许会连自己也否认,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我”,无我无法,万物皆空!那么你就跌入了“空”的陷井。
那么唯识宗的看法呢?唯识宗的观点是,上面四个图都真实,万物唯识——一切事物只是意识的表象,表象没有超出意识的范围,不能脱离识而独立存在,亦即“唯识无境”。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看到颜色这个过程。我们习惯于说眼睛看到了颜色,这个说法不准确——眼睛只看到了灯所发出的光,光线通过眼睛传到大脑,通过识别才分辨出是红色还是绿色。起识别作用的就是第六识——“意”。佛教常说“眼耳鼻舌身意”,前五识就是感官,“眼耳鼻舌身”感觉到“色声香味触”。但是它们仅仅是感觉而已,眼睛感觉到了光,光是什么颜色?耳朵感觉到了震动发出的声波,声波是什么声音?这些都要通过第六识“意”的分析识别才能知道,眼睛看到的是红色还是绿色,耳朵听到的是高音还是低音。
假如你只有前五识,你就是植物人。眼能感受到光,耳能感受到震动,但是不能识别颜色,不能分辨声音。
假如你不仅有前五识,而且还有第六识——“意”,那么你比植物人可好多了,你可以识别看到的是红灯亮了还是绿灯亮了,而且你能走路行动。恭喜你——你是一个完美的机器人了!而且输入“红灯停绿灯行”的指令,你就知道怎么过马路了。
到目前为止,你可以称为一个生理客体,因为你还没有“我”这个概念。那么平时我们自称的“我”是什么?这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是梵文M anas的音译,意译为思量。它不同于第六意识的“恒而非审”,按照玄奘的解释,末那识“恒审思量,正名为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思虑想念之作用,第七识末那识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它的另一特点是“恒内门转”,即只向内心世界思虑想念;而它所思所想的内容就是“我”,更具体地说,它总是把第八识当做内心深层的自我加以思念。
唯识宗认为,它是第六意识生起的根据,所以它实际上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心理上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深深地固执于所谓的自我实体(我执),于是引起是非爱憎的分别。有了末那识,你才有了自我,要有了感情。你会说“今天我很高兴!”,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人。末那识既是颠倒的执著,也是众生烦恼的根源。
那么第七识末那识执着意念的“自我”到底是谁呢?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第八识”,又作“阿赖耶识”、“根本识”、“藏识”、“种子识”。阿赖耶”是梵文Alaya的音译,意译为藏。阿赖耶识就是第七末那识所执著意念的那个“我”,它好比一个仓库,所以叫做“藏识”。所谓“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含义。能藏是指阿赖耶识本身具有储藏的功能,它可以保持所藏的东西令其不失——我把能藏理解为记忆的能力;所藏是说第八识能够“摄藏”各类“种子”——我把摄藏理解为学习的能力;执藏是指阿赖耶识中藏有被第七末那识执著为自我的种子,也就是说第七识总是把阿赖耶识执著为自我,这种执著原本就潜藏在阿赖耶识当中——这就是那个内心最深处的自我意识!包藏种子的阿赖耶识就是众生的行为和意识及其所表象的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源。
“阿赖耶识”这座奇妙的仓库里包含了可以引生自身结果的东西,即具有各种不同的能够亲生和自己相应的果报的功能。此种功能,谓之种子。就像植物的种子一样,既是过去的前七识活动留在第八识上的痕迹,又是未来的前七识活动的潜在基础。
唯识宗把“种子”分为“本有”和“新熏”两类。所谓“本有”,是指从本以来就具有,即先天而有。所谓“新熏”,是指前七识“熏习”(熏习就是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活动作用)了第八识,而引生出的,是后天才有的,此类种子又名“始起”种子或“始有”种子。实际上,一切种子,无论是本有、新熏,通得名之“习气”。习气是指意识活动的潜在势能,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心理定势。前七识的活动对第八识具有熏染的作用,这种熏染作用就叫做“熏习”;由于前七识的不断熏习,于是第八识中便有了习气或种子,这就如同香花熏麻、麻亦生香一样,所以说“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花熏故生”。反过来,“种子前后自类相生”,习气种子也会生出和自身同类的结果,亦即引生出和自身相应的前七识活动。
习气是潜在的,所以称为“种子”;前七识是现实的,所以称为“现行”。由前七识的活动形成第八识中的习气,这就是“现行熏种子”;由习气变为前七识的活动,这就是“种子生现行”。种子与现行互为因果,一切意识活动以及意识所表象的万物就是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的交替往复过程。
关于“现行熏种子”,可以理解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人会影响我们内心的种子,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环境,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种子生现行”可以理解为境由心生。同样的环境,我们内心的种子不同,认识和感受也会不同,所谓境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