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体验@国画中的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两位主人公分别是: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和戴安道。

      据说,深冬某夜,徽之于梦中醒来,见雪后初霁,月色皎洁,突然萌发了拜访好友戴逵的念头。于是,不顾路遥夜深,雇船前往。但到了目的地,徽之又放弃了与戴逵见面的打算,沿江返回。别人问其何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岂必见安道也?”

  正因他与戴逵都是性情中人,卓荦不羁,故两人的友谊好像也升华为形而上的境界。在徽之看来,友谊重在心中而非形式,见面与否了无差别。

      这种带有禅意的观点被传为佳话,也许正因为如此超脱的性情,感染了历代的文人骚客,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将自己心目中的《雪夜访戴》表现出来。

元 黄公望《剡溪访戴图》

元 张渥《雪夜访戴图》

明 戴进《雪夜访戴图》

明 周文靖《雪夜访戴图》

明 夏葵《雪夜访戴图》
明 姚允在《雪夜访戴图》


清 王素《雪夜访戴图》

近代 吴昌硕 《雪夜访戴图》


当代 王震《雪夜访戴图》

当代 陆俨少《雪夜访戴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