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超越)等也。”(教师给年长的学生讲授时,年幼的学子只听不问,是因为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超越等级)这意味着,儿童的发展尚未到位时,相应的教育是不能登场的。这是一种主张等待的“消极教育”主张,却以尊重儿童并以儿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发挥着“积极教育”的现代意义。
近年来,受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宣传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在同龄人中能有更高的起点,“抢跑”、“抢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事实上,有一种教育观念是:因为孩子可以懂了,所以才教,因此,不用去“抢跑”、“抢学”。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待到孩子可以懂的时候再学,自然会学得轻松、学得有信心。而我们的观念是:正因为不懂,所以才要教。于是在孩子尚不具备相应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时,“提前学”、“超标学”,其过程自然是痛苦的。充满挫败感的“抢跑”、“抢学”,会让孩子过早丧失自信心,导致厌学、怕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坦言,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可见,与其让孩子们“抢跑”、“抢学”,不如放慢脚步,不拔苗助长,让儿童按照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自由生长。
九部委《中小学生减负措施》(30条)其2:“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那么,“零起点”教学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要拔高,不抢进度,不赶速度。
但是,“零起点”教学应该是一个政策概念,而不是一个教学概念,教学总归是有一个起点的。
教学起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把握、对教学任务的分析、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把控和潜在经验的预测。因此,教学起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规律的逻辑起点;二是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潜在经验的现实起点,除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实际学习水平,还包括他们的情感态度等(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学习新知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欠缺什么内容?已经掌握到什么程度?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兴趣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了解的学生的现实起点)。
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两者往往并不同步,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割裂的。逻辑起点的选择,是基于学生都能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匀速前行,且学生都能百分百掌握并灵活应用。但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潜在经验的现实起点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落后于教材所编排的进度。或者,在信息时代,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方式已呈现多元化,部分学生可能早已通过其他渠道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超前教材所编排的进度。
逻辑起点只是要求学生应当掌握的水平,并不是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而现实起点是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与状态。当两者不一致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发展状态,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学定教。教师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真实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才可能对两种教学起点进行有效融合。
教学起点应该预设生成、动态调整。在课堂教学展开之初,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个起点进行教学,但随着教学的进行,师生间交往互动,就会形成基于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的新的起点。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的发展状态并非线性的,这就决定了教学起点预设的有限性与生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生成的新的起点既是前一起点的结果,也是生成下一个起点的开始。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动态生成灵活、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19.01.24《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