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刀郎归来。
52岁的他推出了新专辑《山歌寥哉》。
11首歌,11个曲调,这样的气象与格局,在整个乐坛,都很少见。
随即,其中的新歌《罗刹海市》爆火出圈。
轻快的曲调,有意味的歌词,听起来很上头。
因为刀郎昔年的经历,很多粉丝从中解读出了“复仇”的意味。
于是,“四大恶人”被拉出来挨个溜圈:
那英评论区的留言,将破千万,此时她最想唱的歌,或许就是:
“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
杨坤习惯性脸红脖子粗,怒怼网友,一开口就是“无所谓”的腔调:
“流量大又能代表什么呢?你的歌比我所有的歌流量都大,哪能代表什么呢?歌是要有生命力的。”
清醒又理性的汪峰老师,录制了23分钟的视频。
除了回应网友,最后还给刀郎打出了93分的高分。
稳稳收割一波好感,随后就开起了演唱会。
没想到,演唱会上座率惨淡,很多席位空着,很多人在现场大喊:“刀郎,刀郎……”
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容易的。
只是,有的人功成名就之后,就忘却了来时路。
他们会把自己的成就当作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却忽略了——
那些成绩很大程度上是有时代的加持。
在内地音乐爆发的浪潮中,他们才能脱颖而出。
可是,他们成了音乐人之后,却不允许后来者再次攀登。
这才是大家对“四大恶人”充满愤慨的原因。
也是大家理解、支持刀郎的原因。
只是,这些原因在甚嚣尘上的热议中,都被忽视了。
很多人,忘记了原因,只图一时狂欢。
于是,《罗刹海市》的口碑,反转了。
刚极易折,情深不寿。
《道德经》里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太过极端的情况,很难持久。
《罗刹海市》在狂热过后,也迎来了差评。
有人从歌词入手:
有的分析说,歌词用词混乱,不符合汉语习惯。
有的直接嘲讽,刀郎就是在暗戳戳宣泄自己的情绪。
提出这些问题的,或许应该吐槽蒲松龄。
毕竟,当年是他写出了《聊斋志异》,而刀郎不过是将其改编成了歌曲。
也有一些专业人士下场了。
先是时事评论员邓清波发表长文深入点评。
他认为刀郎的《罗刹海市》能够爆火,是因为两方面原因:
第一,歌曲中的隐含的影射嘲讽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第二,很多人认为歌词中,刀郎是对当时低评他的当红歌手的反击。
因此,邓清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在他看来,刀郎的歌曲都缺乏营养,听起来平平无奇。
他认为刀郎的音乐造诣不高,十年前就不高,如今更没有什么进步。
而这种没有音乐价值的作品却受到追捧,是中国民众音乐审美没有进步的表现。
另外,邓清波对《罗刹海市》的价值观和审美并不认同。
他认为歌词里直接描写“人类的排泄物”非常低俗,而且将女性与“鸡”联系到一起,是对女性的歧视。
最后,邓清波对那英大为赞叹。
他认为:那英才应该是《罗刹海市》中描写的那个马骥。
当年,在刀郎大火的时候,那英能够逆风输出,提出相反的观点,在大众昏沉之时,是为数不多能保持清醒的人。
除了这位评论员,还有著名的网络作家吴鹏飞,也开始怒批刀郎。
吴作家连发3条视频,言辞激烈,把刀郎和他的新歌,批的体无完肤。
在第1条视频里,吴鹏飞认为刀郎的歌去火爆,是刻意迎合了大众的情绪。
他怒斥刀郎“骂人不带脏字,骂人不指名道姓,还做到了名利双收。”
在第2条视频里,吴鹏飞要“说一点真话”。
他的“真话”,就是痛批刀郎。
“我非常反感这首歌,首先是不喜欢它的旋律。其次是厌恶这个歌词,我每听一遍都要起鸡皮疙瘩,甚至恶心。”
吴作家坦言,自己喜欢的是刀郎的《爱是你我》这样的歌,而《罗刹海市》这样的歌,让他一听就烦。
接着,吴鹏飞就怒批《罗刹海市》“说的不知所云”,“歌词太脏”。
而在第3个视频里,吴鹏飞指出:
刀郎背后的团队涉嫌严重伤害名誉,那英等人可以对其进行起诉。
这样的批评指责,不可谓不犀利。
但细论起来,吴作家的很多观点,似乎并站不住脚。
而且他那一副深恶痛绝的表情,还会让人疑惑:
现在作家的标准这么低了吗?
或许,谁也没想到,刀郎的一首新歌,竟然会有这样的长尾效应。
面对网络上纷纷而起的各种“口碑反转”和指责。
有人惊呼:刀郎到底是动了谁的蛋糕,怎么会引起这么多怒批?
还有人说:刀郎的“反噬”来了,或许,这也是有人要反击了。
但有一点或许我们都忽略了——
这跟刀郎有什么关系呢!
从一开始,网友热议,刀郎的经纪人就曾声明:不会做回应。
后来网络上各种热议,刀郎从来没有出面可以引导。
或许,在刀郎看来,这只是一首歌,怎么解读就交给听歌的人。
刀郎,或许从来不在乎什么反噬或是反击。
孟子说:仁者无敌。
以其心中无敌,故能无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