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或总结启发:
知识重述:
1,概念:独立的损益表(收入-成本=利润)利润中心(对成本和收入同时承担责任的部门)、成本中心(对成本承担责任的部门)
2,运用:如何建立收入意识和成本意识:1,清晰知道收入来源;2,透彻理解成本结构
启发:
1,成本中心,不负责收入,至少要建立成本意识。清晰知道收入来源,透彻理解成本结构。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
1,所在部门属于成本中心。之前没有想过可以通过这样计算的方式来核算价值。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无论对于公司还是个人,都更直观的看到问题的关键。与我而言对于业务也更有概念。如何站在组织的角度帮助员工了解、建立新的概念,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工资低,这一篇给了很好的思路。
A2:以后我怎样应用:
1,作为管理者,计算一下我的部门每个人的成本是多少?我作为管理者存在,给每个员工增加了多少成本?他们必须为我的存在,每月多干几小时的活?我帮助团队提高的效率,能抵消我的成本吗?
2,作为员工,把自己当成一张损益表,公司雇我,是赚了,还是亏了?
3,计算一下我一年招聘的职位,如果按照猎头、外包,需要的费用是多少?剔除我目前所用的猎头费,计算一下我的招聘成本。
4,思考:这一课的内容怎样变换可以嵌入给企业培训的课程中。
6,如果让每个员工把自己当成CEO,让他自己算算自己的损益表。
留言精选:
1,赚钱,和值钱,就是一对损益表。你只有值钱(公司收入),才能为自己赚钱(公司成本)。
2,别让自己成为负数。
3,对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来说,要把公司老板视为你的投资人。应该算一笔帐:资本方为你投入了多少,你为他产出了多少?如果投资人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或低于他的预期,你就会变成他眼中的低效投资或不良资产。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意识。不仅是商业,人际交往也一样。
4,作为管理者,1要加强自身的“成本控制意识”,不但要看到显性的表面成本,更要关注哪些看不到的隐性成本。2要学会分析自身内部的成本结构,知道那些是必不可少而又关键的收入来源,而哪些又是可有可无产出小于支出的。3,进行成本结构优化,加大对关键的投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5,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自己的CEO,作为员工,也可以坐下来,好好算算。
6,作为成本中心,帮助利润中心多创造一分价值,相对于外部市场低一份成本,你就不可替代。
7,零基预算?
8,作为自己的CEO,我们自己的损益表如何?如果为负,还能拿工资,说明我们在被公司包养着。被包养,是很危险的。
9,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
10,我的责任和目标是什么?我有什么资源?我的价值是什么?如何搭建桥梁取得共识和双/多赢?
11,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应该是三维的,时间、空间、管理运营成本。成本,不仅仅是工资。
12,站得高,看得远。位置不同,视角不同。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格局、眼界和思考质量。
13,站在员工的角度,简单的计算是,如果每月你创造的毛利,不到你税后工资的3倍以上,公司基本就是亏的。
14,你多做的最后都是折现给你自身的价值。
15,成本中心的部门如何评估部门和个人价值呢?-相对于市场价格。干同样的事情,市场上,别的公司花多少钱,雇多少人?你省的部分,就是你的价值。
16,创利考核
17.站在投资者、企业家、管理者、员工的角度,看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面。多维度看待事物,才能洞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