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份,那年,我读初二了
初二是中学的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里遇到了几位好老师。注重基础知识的带英语郑雪梅老师,认真严厉的带物理的刘毅老师,严谨不苟言笑的带几何的郗爱莲老师,还有给我打下扎实语文语法功底的郑继桃老师。
遇到他们是我的幸运,在初一英语底子很空的前提下,郑雪梅老师开始给我们一点点的补旧知,学新知。严格要求我们,单词短语是必须要牢记的,她每课学完都听写,有的同学被叫到讲台处,在黑板上写。课文必须都得理解懂了,并且能背诵默写下来。那是个艰巨的任务,必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才能完成。
我们在初一时,可学可不学,无关紧要。老师也奈何不得。到如今,每课必须过关,英语练习本用的很快,我们需要在上面一次次的记那些长长短短的单词。还有那些对于我们来说,很长的课文。记得有关于鳄鱼的一课,还有钢琴家李斯特的故事,还有什么阿拉伯人走丢骆驼的故事等等,那时,一篇课文,能一口气默写下来。真是佩服自己的记忆力,学习的恒心和毅力。觉得那个投入学习的自己真棒!
记得有一次听写单词,老师在教室里边听写,边转的大致浏览我们的听写情况。突然她低下头对着我的耳朵低声问我,单词你都记住了吗?我当时,很紧张,没想到老师会问我。也不知道怎么回家合适,就说了句,差不多了。完了!我说错话了,惹的老师不悦了!随后老师在讲台上就说,差不多,到底差多少?到底是会了没有?学习的事能这样马马虎虎,模棱两可吗?当时的我,羞得低着头,不敢抬头看老师。老师接着说,记住就是记住了,没有记住就是没有记住,以后不能这样的说话。差不多这是学习态度问题,需要端正。从此我把老师的话深深记在心中。
记得我们学鳄鱼的那篇课文,学短语沉下去,说鳄鱼会浮上来,沉下去,沉下去用英语表达是go down,英语老师的对象,小名就是狗蛋。一个村的男同学也知道。当老师领读我们这个短语时,那个调皮的男生会故意把声音提高八分起劲地念道:狗蛋,狗蛋。英语老师的脸,唰的红了!我粗心大意,不操心这些,下课后细心的同学说起来我才知道。我觉得自己太讷迟钝了!
记得那时完成了物理作业题,刘老师批阅后,会在作业最后写批语,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虽然他写的不长,有三两行,我会仔仔细细的反复看几次,生怕漏了一个字,领会不全老师的意思。觉得老师的批语就是字字珠玑,非常宝贵!很是珍惜。多年后,当我成了老师读了学生的文章后,也会珍重地写下自己的评语见解,和他们书面交流思想。我明白老师的影响力对孩子们幼小心田真的是不可估量的,我慎重认真地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着。
在这里我很想说,很感谢这些恩师们!是他们的一言一行陪伴滋润我们健康成长!
可能是受时代的影响吧,人们起名容易重名,同名不同姓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我们甲班就有三个女生同名不同姓其中一个是我,老师把我们仨安排的坐一排,我们那时一排四个同学。最边上是姓郑的一个女生。剩下就是我们仨个了张某某,代某某,王某某。老师让我们回答问题,必须带姓,只喊名字,三个人会都站起来!我们仨在当时也算是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吧!
语文老师,郑老师,写的一手好字,板书,一笔一划,方方正正。我记得是在周末,老师给我讲语法知识,什么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什么是定语,状语,补语,等等,当初我认真地听了,掌握的很好,多年后给我的学生讲解这些语法常识,我觉得还是得益于当年郑老师的耐心讲授!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晚自习,同桌代同学,故意恶作剧把我的数学练习册藏起来,不让我做,我猜是怕我做的超过她。我着急得把自己的抽屉书包翻了个底朝天也找不到,一节课如坐针毡,不停地问旁边周围同学,有谁看到过,不停地找,代同学很能沉住气,不说,若无其事。等到下课铃响了,她笑眯眯地举起我的练习册,对我说,这不是,怎么在我的那摞书里?我当时又气又恨,想发怒又说不出来,在童年时经历过的类似的情形又在脑海闪现,同样的心情再次袭来。童年时,一个巷子里玩伴把我的凉鞋藏到麦秸秆堆里,我怎么努力也没找到。气的欲哭无泪,最后那个玩伴才笑嘻嘻地拿出来给我,同样的情形,同样的羞辱,同样的心理体会,似乎成了一生抹不去的阴影。
她们为啥老是捉弄我呢?我得出的结论就是人太善良了,总是被人欺负!鬼怕的恶人,人有时真的得让别人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不说出来,只能是自己心里永远受气!该说就得说,正如《好汉歌》里唱的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想红红火火闯九州,起码保护住自己的权益!
当然初二的生活不只是这些不愉快,还有好多开心的事令人留恋难以忘记。我记得在二姨家发现了一部名著《西游记》,虽然书陈旧,纸质也发黄了点,可是因为初一是学过节选《美猴王》一文,大师兄孙悟空无所不能,筋斗云,七十二变呀,毛发变金箍棒呀,可大可小啦,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遇到它,可千万不能错过。
我就借回来认真阅读。坐小板凳靠着炕看,如果晚上停电,心里又牵挂故事情节,怎么办?点煤油灯看,用完墨汁的墨水瓶成了装煤油的容器。把瓶盖用铁丝烧红烫个小孔,把个小管插进去,好几股白线拧成的麻花状,就是灯芯了,把它穿过小管,浸泡在煤油里蘸一蘸,这样一个自制的煤油灯就做好了。
在它下面,我认真地读着《西游记》,全然不管冒出的黑烟,难闻的煤油味,那时感觉自己的嗅觉很迟钝,没觉得条件艰苦困难,有书读,其乐无穷。我就在想,也许就是这样,我的视力下降的吧?导致升入初三第一件事就是配眼镜。是堂姐带着我去县城新华书店旁边的眼镜店配的眼镜,浙江人开得,当初叫做光学眼镜,左右眼,150度。从此眼镜出门就离不开了,上学听课也离不开了,有了依赖性了。从那时算起眼镜也陪伴近三十年了。
有一次去外婆家,在厕所意外发现一沓月份牌子,上面全是红楼梦里的诗词。它们在我眼中,那可是宝贝呀,我不舍得它让人们当手纸扔掉。就把它们带出来了,问外婆我可以带走吗?外婆说可以。后来我推测估计是三舅妈从她太原的姐姐家带回来的。她姐姐家条件好,姐夫是律师,文化人,人家上一年用完的月份牌子,她去了她姐家,她姐经常送她衣服之类,估计这也是顺便带回来的。三舅母想着是物尽其用,我却爱不释手,据为己有。记得在假期我就练字,一边写那些诗词,一边练字,古代奇女子比如红佛,绿珠等,晴雯去世,宝玉写的《芙蓉女儿诔》等就是从这月份牌以上得知的。
就这样我的初二生活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中结束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