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篇关于适应力的文章,其中一小段的观点与组织关系有关,作者认为,建立仪式会体现出共同目标、意义感与社区联系的无形优势。
我一直非常认同共同目标和意义感的重要性,但在几年前不大感受得到集体的力量,总觉得求助是添麻烦,全部靠自己才是本事。
最近几年或多或少进行了一些团队合作,加上身边的声音也总会提到团队精神的意义,我的思想的确松动了不少,但也仅仅局限于把“团队”这张牌摆到了台面上,理解仍然是模糊的,对其重要性和深入的思考并不足够,这文章倒是给我提了个醒,这张牌的摆法可以在未来团队的实践中找到些想法。
尽管对组织并没有积累更多地了解,但目前我还是肯定社区联系的作用的。当初看到这个词,我就想起以前小米社区的案例,在研发MIUI系统时,企业内部通过论坛倾听用户声音,通过筛选和激励用户共创,不断改善产品体验,最后不仅成果不错,还圈了不少死忠粉。
但这样的社区联系究竟怎样构成呢?我想并不只是案例分析写的那样,有时候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就不一定是同样的结果。不过,截止到目前,我还是相信“真诚”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构建联系的基础之一。
这像是一把打开关系大门的钥匙,真我总能使我们通往一个圈子内。也像一条难以跨越的天堑,成为某个团体的一份子也是一种放弃。
而对比下来,欺骗才是更为艰难的,一旦开始就得做好构造欺骗宇宙的准备,就像雪球在最初只是一粒雪花,第一个谎言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喜欢简单点,因此更把真诚当基础来看。
但这也仅仅是此时此刻的想法,毕竟灰色地带才是生活行动区的主色调,所以我在想,今后若有体会,想必能让文中的思考延伸得更远吧。等未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