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十九世纪的法国,在一辆奔驰呼啸的列车上,一个面色苍白又一脸叛逆的少年,他正是兰波。一个清贫的小镇少年,同时又是一个在16岁就写出了《奥菲利亚》的诗歌精灵。
彼时的他,正准备去找当时已颇具声名的诗人魏尔伦,只是你看他哪里像个出远门的样子,除了满脑子的奇思异想竟一件行李也没有。他奔放、恣肆、绝对;将身上最后的一枚硬币还抛给了路边的乞丐,然后再迈着王子一样的步伐,仿佛全世界只剩他一人……
这是上映于1995年的一部名为《全蚀狂爱》的电影,由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法国19世纪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影片讲述了这个天才少年与诗人魏尔伦之间的另类情感。影片中的很多画面颇具油画感,跟着剧情一路走下来古典气息之浓郁。而当时年仅21岁的迪卡普里奥还完全不似那个铁达尼号上的情圣,更年轻更不羁,完美地诠释了这个两百多年前叛逆到了癫狂的兰波。
有人说,厌倦也是一种高贵的情绪。或许吧,因为厌倦之后意味着重新寻找,重新思索,得以发现新的自己。而所谓“生活在别处”这样的渴望与告白不止是兰波式的,毕竟不是诗人的我们一样对远方眺望过、憧憬过。不过去远方打包好行李就可以出发,然而远方的风景到底如何唯有因人而异。
而兰波,他的一生皆被这样一种情绪所牵引,奔走辗转是他并不漫长的一生的主旋律。从家乡的小镇到精英荟萃的巴黎,又与魏尔伦一同去到布鲁塞尔。在他们决裂之后,兰波开启了他无脚鸟式的一生,最后死在了赶往非洲的路上。
“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眼里一片海,我却不肯蓝”
影片中,在魏尔伦那所漂亮的大房子里,当他那白玉般美丽的妻子要求兰波颂读他的诗作时,他竟玩世不恭地吐着口水,骄傲地连自己写的诗也不屑一读。而在魏尔伦眼中,他是落入凡间的精灵,是难得一见的诗歌的撒旦。
他带着他出入巴黎社会有名的社交场所;尽管有兰波的地方随时都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状况,但魏尔伦还是欣赏他。欣赏他敢于指责学究们毫无新意的陈词滥调,欣赏他敢于畅快淋漓地直抒己见,这些都是魏尔伦从来没有领略过的勇气与新奇,以至后来他彻底地抛弃了家庭生活这样的惊世之举,没有任何抵御能力地奔向他,尽管最终他们依然分道扬镳。
其实对兰波来说,只要他世俗一点,轻松就能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赢得人们的喝彩与鲜花;或者柔和一点,成为上流派对中的焦点人物也一点不难;再或者他糊涂一点,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芭比娃娃”。
“我的生命如此辽阔,不会只献身于力与美”
可他是兰波,注定成不了那样的人。比如对我们来说,流浪的生活充满了游移与不确定;但对他而言,流浪的过程就是一种完美。在路上永远充沛、永远生动新鲜,纵然在很多时候也苦不堪言。在他短暂的一生里,纵情于诗歌的日子可谓如流星闪过,19岁之后他就决然地将笔一扔,迈向成为“任何人”的漫漫旅程,军人、水手、勘探队员,甚至商人等,各种职业,各种生命履历。
之前他是敏慧的少年,有着跋扈的诗才,像一个翠丽的精灵;而后他更似冷峻的商人,不再谈诗,埋头奔波,仿佛最入世的凡夫俗子。但人们依然不知哪里才是他心里想要的幸福与安定,哪里才能给予他内心宁静的力量。不知道在他那样激烈的一生里,并且还做过咖啡商的他,可曾有过时间坐下来静静地品过一杯……
最后再说几句关于魏尔伦的,他青年成名,有妻如玉、子如珠,世人艳羡的俗世幸福他早早就已拥有。如果不是遇见兰波,他的诗或许会变得平庸,却能换来现世安稳。但他遇见了他,这个俊美又凛冽的精灵少年,他就成了一个捕风者,心甘情愿奔向生命的未知。
所以他不会不明白,兰波在他面前从来都是无拘无束、纵情地做着自己;因为一个捕风的人如何埋怨风的迅疾与缥缈;也像他一生都钟爱的那种苦艾酒,看起来色泽诱人,闻起来气味芬芳,喝起来却味苦;像极了已逝的恋曲,以及不再重来的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