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一套英语试卷,其中书面表达是关于“无废城市”的。从字面上,我大概知道是什么含义,但是,具体时不时,却不是很清楚。秉承不知道就查的原则,我把“无废城市”的相关信息梳理了一下。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无废城市”理念的提出是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首次提出的。 此方案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二是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三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四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五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六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同时,《方案》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到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无废城市”建设早已开始,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4个直辖市31个省份建立试点城市。2023年2月,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等26个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以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主线,对全省“无废城市”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方案》明确,到2025年,许昌、郑州、洛阳、三门峡、南阳和兰考等“5+1”地区达到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6个以上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达到省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其他省辖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建设成果,黄河流域“无废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223年12月,北京日报客户端对“无废城市”5年的建设情况做了梳理,菜市场的无废改造,果蔬垃圾处理,常用生活垃圾的“变废为宝”,“互联网+”固体废物处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等方面,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这积极的尝试,但同时,随着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新能源产业在发展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包括光伏组件、退役动力电池、废旧风机叶片等是目前“无废城市”建设新的挑战。
一座城市就如同一个有生命的人,“无废城市”建设需要人人参与,齐心合力,全民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