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校园霸凌是一个很常见的话题。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都曾亲眼目睹或者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或者有过这样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也许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段晦暗的时光,它像一个黑洞,吞噬了我们的童年或者青春。
我自己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也曾经历过被霸凌。那时候感觉每天上学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记得曾经自己有半个多月,连续每天晚上做类似的噩梦,场景总是自己被追杀或者陷入绝境。那时也曾跟父母简单的说过,但父母除了到学校跟老师反映,好像并没有什么办法。还好很快一位从外校转来的同学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们每天在一起,我的生活很快恢复了平静。
每当我看到有关校园霸凌的新闻时,总能想起自己曾经的这段经历,也对事件的主人公充满了同情。成长是一个人明辨是非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人格独立的旅程。人,生来是群居动物,渴望被团体接纳,以此来获得安全感,不断确认自我价值。有时候排除异己,树立对立面也是确定一个团体稳定,寻找归属感的一种方式。他和我们不一样,通过排挤打压这个不一样的人,来使自己和所谓的同伴紧紧的抱团。
当我看到劳伦斯 科恩的新作,《妈妈,他们欺负我》时,深深的被这本书的主题所吸引。书中深刻剖析了儿童社交难题形成的种种可能性,及背后的成因,以及作为一名成年人,该如何帮助孩子。不论你的孩子处于社交链的顶端还是底层,抑或是广大的中间阶段;不论你的孩子学习好或者差,他都有可能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每个孩子都需要足够的社交技巧,这样既能让受欢迎的孩子学会和善而非冷酷,也能让社交地位较低的孩子重拾自信,争取获得群体的接纳。同时,处于中间阶层的大多数孩子,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抵制欺凌和残忍行为。成年人不应该觉得善良,道德同情是难以启齿的话题,我们必须不断与孩子探讨这些。
很多时候并非是被欺凌的孩子成为欺凌行为的真正受害者。曾经看过一个帖子,作者回忆了自己上学时班上同学对某个孩子的欺凌,使得大家心怀愧疚了很多年。欺负人的孩子,也许有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他们通过把痛苦转嫁到别人身上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却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恶性循环。也许有一天他们会身陷同样的境地,他们会觉得这是报应,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会更加绝望而放弃求助。对于广大的旁观者来说,虽然当时的痛苦并没有真正落在他们身上,但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眼前的行为阻碍了正直善良品质的形成,扭曲打折了自己道德观。而对于遭受欺凌的孩子,可能他们的一生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关系,在靠近与疏离中确认自己的价值。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勇敢的揭示了很多人看到却无能为力的一个尴尬话题。并且给予父母了解决的方法。每个人都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孩子世界的建构过程中,父母往往和孩子一样无力无助。文中有一个主题,做父母不要做孩子。讲的是当父母面临自己的孩子被欺凌时,应该先处理好自己内在的情绪,不要被自己曾经的经历所淹没。我们需要做的事在水中教会孩子如何游泳,而不是和他一起挣扎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