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朱朱。爱阅读,爱分享。
今天继续分享《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第二章触动点。
1、“离家出走式”的读书。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应该读书,但就是读不进去,一看书就困,很容易走神。这时候我们可以体验一些新的方式,比如筝小钱教了几种方法:去咖啡馆读书、去自习室读书、去图书馆读书、去书店读书等。
其实换一个环境也更容易让我们进入一个读书的环境,比如咖啡馆的氛围可以让人精神放松,图书馆比较安静,对于沉浸式阅读很有帮助。
愉快的读书生活=求知欲望+环境设定。
2、如何让你摆脱犯困的情况?
让读书不再犯困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说,是由于过去积累的条件反射导致的。
比如,你每天晚上睡前读会书,但是经常会感觉读着读着很困,没有办法继续读下去,不知不觉就倒头睡着了,渐渐地感觉读书成了催眠。我们会主观认为睡意是因为读书引起的,人为的把两者建立了刺激反应,这是心理学对读书犯困的解释。
同时,认知科学表明,在我们阅读时,如果我们获取的信息,即我们正在读的书与我们理解能力差距较大时,那么转换信息的压力很大。随着信息越来越多,压力会越来越大,这样大脑就容易“罢工”。
知道这个原理后,我们该如何做让读书不再犯困呢?书中提供了几个方法:
第一,找“平替”类书籍。比如很多人觉得《金字塔原理》比较难,那么可以选择《逻辑思维,只要五步》这本书作为平替,平替可以作为入门级别先进入,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阅读门槛,之后可以选择难度再大的书籍。
第二,给爱书排名,激发看书的动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你最想看的书找出来进行排名,优先阅读最想看的书。这一点可以结合最想通过读书解决的问题。
第三,搜索读书的故事,把读书变成“读人”,让读书更有趣。我们可以试着脱离书籍本身,了解一下作者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人,这样让读书更有趣。
第四,用听书的方式舒缓阅读疲劳。当自己时间不够多时,可以把听书当成补充能量的方式。听书的时间也比较自由,做家务,上下班路上等碎片化时间都可以的。
3、每次阅读设置一个阅读目标,让读过的书为己所用。
有时候我们读书为什么会分心,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依然记不住?一部分是读书方法问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的太多:想把书的内容全部记住,还想熟悉书的整体框架......期待太多,反而收获较少。
作者告诉我们解决投入产出这个问题,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次读书只设定一个目标。
如,每次阅读时工具方法书时,可以思考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前段时间我阅读了《终身成长》这本书,里面关于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在亲密关系的表现,对我有很深的触动。其中一点是固定型思维更容易给自己和对方贴标签,学会了成长型思维后我想以后一定要用成长型思维,及时主动正面的和爱人沟通,及时给予正反馈,有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亲密关系。
阅读观点类内容时,思考这个观点和哪个观点类似?是否可以改写?例如,我在读《这样读书就对了》这本书里提到的RIA写作法,R代表Reading,阅读文章和书籍内容,摘抄下来对自己启发的部分; 1代表Interpretation,理解后用自己的话闸述上述概念或知识; A代Appropriation,具体分为A1和A2: A1:看到这个知识点,把学习的知识和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通过反思让自己和这个知识产生联系。 A2:怎么应用,明确这个知识点如何应用于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动。
同时我在学习古典老师的“见感思行”法,见:如实描述你看到的现象、内容、观点。感:记录下情绪/思想上的变化。思:思考,关联你以前的知识,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给你带来的启发是什么,有哪几点需要改进。行:最后是行动,具体怎么改进。我发现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需要先找到触动点(原文摘抄或者用自己话理解后概括),然后思考与自己过去的经历经验或者知识点关联一下,最后就是怎么运用。
因此,我们读书时需要调取已有知识库,让知识之间产生了关联,这样也更容易加深记忆和运用。
另外,在阅读故事类的书时要联想自己生活中出现的哪些事?这些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和感受?
4、阅读游戏模型,沉浸在阅读快乐中。
平时喜欢玩游戏的朋友知道,游戏有四个特点,有目标、讲规则、有反馈、体验好。那么作者借用游戏的原理,也提出了阅读游戏模型,也就是我们每次阅读时分别提四个问题。
目标:你的阅读目标是什么?
围绕你当前最大烦恼或最想解决的问题来确定阅读目标。比如说,我最近一直想解决阅读写作的问题。那么我一直在进行主题式的阅读。确定目标后就去选择这类的书籍。
规则:如何设计阅读规则,好让自己越读越想读?
比如,可以参考游戏的闯关玩法来设计阅读闯关法。每阅读完一个目标,如一个章节,写一篇读书笔记或书评等,可以奖励一下自己。
反馈:在读书过程中获得怎样的反馈,会使你更有阅读动力呢?
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时需要持续的得到反馈,比如每读完一个章节后可以把知识点,金句和思考都记录下来,看看能联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也可以同步分享到朋友圈或其它社交媒体上,这样也容易得到正向反馈。别人的阅读、点赞、播放等都是给予的正向反馈。也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坚持。
体验:你希望拥有怎样的阅读体验?
这里作者提出一个方法,可以请人代打的方式帮助理解。这个代打指的是我们每个人知识的储备量有限,尤其是刚开始的阅读量不大时,对一些书籍的理解不能吃的很透,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力,如借鉴豆瓣网上、微信读书等APP的笔记和评论,这样做能更容易把知识点吃透,能收获更多的灵感,也更容易帮助我们整理读书笔记,这就是请人代打的方式。
好啦,今天分享先到这里,谢谢您阅读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