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野马青年】2022-03-31
每个育龄期的女人都是“我一定要生”或“我坚决不生”这两种对立立场吗?还真不是。
有一类人,不是铁丁,但也很犹豫。
01
“生”与“不生”本就值得思考
在一场女性群像采访中,她们面对镜头,回答着那个听过无数遍的问题:
——你为什么还不想生孩子?
“明明还没有孩子,却仿佛已经能体会有孩子的种种麻烦,可就是无法想象别人口中那种有孩子的快乐。”
“最不计后果,最不可逆的事情,就是为人父母。”
“你在朋友圈看到的每一个[母子平安][母女平安],其实都不知道产妇在里面经历了什么。”
她们有的30多岁,有的结婚已经好几年,她们没有给自己定义为“丁克族”,但他们也还没计划要孩子。
这个世界就是有这么一小部分女性,她们徘徊于“生”与“不生”之间,还没想好到底走哪条路。好像别人都能很轻易按下的这个按钮,对于她们来说却异常艰难。
心理学作家武志红在他的文章里讲到一个故事:
女人在婚前就和丈夫聊起自己不太喜欢孩子,丈夫表示很理解,也共同决定婚后过二人世界。
但在他们结婚的第七年,俩人却因为生育问题的分歧,面临离婚。
其实,从几年前开始,家里就不断出现了催生的声音。一开始公婆催,丈夫还会帮妻子抵挡一下,慢慢地,丈夫也不帮妻子说话了。
他说:生还是不生,你自己选。至此,人生仿佛只有非此即彼的两条路,且要么一致,要么只能各走各的。
这种场景难道不熟悉吗?
当你在饮料机旁犹豫着到底买什么的时候,妈妈在旁边催着:买不买,不买走啦。当你在公车门口疑惑着不知道目的地对不对的时候,司机不耐烦地喊道:上不上,不上走啦。当你鼓起勇气站在蹦极跳台上,面对深渊一进一退地迟疑时,教练催着你:跳不跳,不跳算了。
这些还只是生活里的小事儿,可生孩子却是一件大事儿。
表面看,她们不想生孩子,却未必是真的不想生。只是有自己的心事,可能主观的,可能客观带来的。
有些人就是需要非常谨慎百般确认后才会去执行一件事;有些人就是不舍此刻的自由与自在;有些人就是还无法接受去迎接一个不可逆的身份;有些人把生命和亲情看得太重,本已患得患失,更害怕再添软肋。
她们作为当事人,承受着比所有人都大的迷惑与思考的压力。
没有该生孩子的年纪,只有想做妈妈的憧憬。让我们再想想,再想想还不行吗。
02
卵子:被围观的周期性排泄物
“那么,你是确定不要孩子了?”
“也不是,我只是还找不到理由。”
一个女孩儿因身体不适,暂时回娘家修养,才住了一天忍不住给妈妈发了信息:
老妈,我觉得我是累了,回娘家是静养寻找安全感的,但才住了一天,你就用生孩子的话题让我又陷入不安中,你总像守着猎物一样,找到机会就进攻。我不怕外面的人怎么问我,他们关我屁事,我最怕连自己的家人都要把我往悬崖边推, 因为你们是我安全感的底线。
对外人的催生,一笑而过,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参与半点。
可对亲密的家人,则最好清晰地去表达你的想法,这种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最终能统一思想,我说服你或你说服我,而是呈现一个更为清晰的自己。
我表达我的想法,也听听你们的想法。这才是正确的交流方式。
这里面没有对错,还不想生没有错,催你的人也没错,如果错了,只是方式让对方不舒服而已。
有人说“你以后会后悔的!”可如果现在不坚持,以后哪来的后悔呢?而也只有这份自己坚持的后悔,是能自己负起全部责任的,那些迫于压力去生的后悔,找谁去?
卵子就只是卵子,女人生命周期的排泄物,粘粘乎乎,没有什么天生使命。
《生育对话录》里说:两栖需要特殊的条件,其实都在心中,就像花儿要等合适的天气绽放。
这份合适,自己才知道。只有自己。
而柏拉图说:我去死,你们去活,我们谁的命运更好,只有神知道。
03
生育有自由,不生育要有自信
一聊起生育自由:
体态如少女的舞蹈家杨丽萍、认为自己的基因不必延续的李健、非不婚主义也非单身主义的女神俞飞鸿……
发现了吗,人们一提及这个话题,往往就是拎出一大堆名人名家,这很可能会让那些还不想生孩子的普通女性更有压力,仿佛在说:
你一个普通人,有什么条件学人家不生。
而生育自信,是没有基础条件为前提的,是任何人都可以觉得等自己下决心了,我再拍下按钮;是我笃定地想做母亲,不管遇到什么苦难;是我还想不清楚为何要生孩子,但我留给时间,并接受后果;是我决心做丁克一族,并预判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没有哪个人群比哪个人群更有优越感,更有成就感,取与舍,是一个得失平衡的完整人生。
一部很温暖的小众日剧中,女主角与丈夫十分恩爱,但对拥有自己的孩子一直无法下定决心,可这并不妨碍她能陪闺蜜母女俩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和孩子玩闹得像个小孩儿。
你做母亲了,我祝福你,但不为自己的“落后”自卑。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都不比对方少。
你挺好,但我也不差。
《你好生活》节目里聊到生育话题,张蕾有一句话让人释怀:单身的时候,没孩子的时候,越不喜欢孩子的人,有了孩子越是孩子奴。
其实,说的就是“人并不绝对”,生育观会随着阅历和三观的改变而改变,可能因为一件大事,也可能只是一件小事。
所以,放松点吧,人是会变的。
焦虑时光毫无意义,时间不过就是用来焦虑了,什么也没做。
04
加倍充实别人羡慕的大把时光
既然在别人口中所谓的生育最佳年龄,你没有做这件事,那你都把时间用来做什么呢?
台剧《俗女养成记》里,40+突然间感情、工作都没了灰溜溜回老家的陈嘉玲,认为自己不喜欢婚姻、害怕小孩,但她热爱生活,认真工作,提升技能,重新争取爱情,亲手打造新家,享受生活的惬意,陪伴渐渐老去的父母。
结局时却意外怀孕,陷入生育矛盾中。
有一次,她一边觉得咖啡会对胎儿不好偷偷倒掉,一边极力反驳:
我是有独立思考的女人,没有任何人类可以决定我什么时候要喝咖啡,什么时候不想喝咖啡,它就是咖啡而已。
是的,它就是咖啡而已。
独立、自信、靠自己、有主见,不要浪费了自己的这些品性,如果生育不是你的目标,孩子提不起你的憧憬,那就把这些先用在提升自己之上,用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学习充电,去健身塑形,去读书思考,去调理养生,去旅行开阔视野,去享受多元美食。待你决定开启新人生的时候,你不差,也不丧,面对风浪也更加不惧怕。
相信等待,拥抱不确定,享受“成为”的过程。一切尘埃未落定时,也是一切皆有可能时,你没有错失白天的太阳,也没有缺失夜晚的星星。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