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探寻性格影响命运的过程就会发现,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气质是不能改变天生的)。
怨言,从心理学角度说,诉说者正在承受压力;从生物学说,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不断升高;社会学,这是对自身价值的贬低,这是一种自我破坏行为。
HOW STOP BROKEN MYSELF?弄懂大脑的运行机制,也就是我们发牢骚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国人相信因果论,西方文化中有个更科学的词"反馈",很好的把"因果"这个看不到但是客观存在的概念具像化。数学家伯特 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将这两个概念来了个中西合璧,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反馈在我们与他人的互动、自我对话、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的转化,并把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即血清素、多巴胺、谷氨酸酯收到反馈回路的控制也做了说明。
我们平时说的比较多的方法论也好各种认知学科理论也好都是从西方的科学来解释,如果用中式的文化来解读元认知,就用个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九九归一,为什么要归一呢?一是什么?是原点,我们经常说要圆满,就是要回归原点。我们的行为举止,性格命运无不是从原点出发,原点是什么啊,是从无到有的开端,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开始,是我们的思想,是元认知。这也是顺其自然的最该有的态度。
由此可见,元认知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原始的也是最基础的能力。是所有认知构建的最底层的建筑。
回到比较直观的词"反馈",它是一个重要而无法提高的环节。如果就个人成长来说,单纯的复盘总结并不能起到帮助成长的作用,真正有作用的是复盘中引起问题的原因的自省,是跳出问题的思考。是对思考过程的思考,也就是元认知的能力是否强有力。
当然,元认知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影响元认识的因素也很多。本书提供了30种可以改变思维的技巧及三大类相关书目,可以根据个人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入手。但最重要的不是知而是行,拥有高速公路而选择徒步行进甚至原地踏步也是无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