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否可以改变呢?
这仿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正如孟子坚信“人性本善”而荀子坚信“人性本恶”一样,有那么一类人坚信人性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只不过他们并不在意人性的本质是善还是恶。
他们坚信“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论怎么努力,乌鸦的颜色也无法改变。
一、
但从古至今,人们似乎一直都在努力地去改变乌鸦的颜色,哪怕仅仅让乌鸦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白。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又瞥了一眼刚刚收起来的《尚书》和《礼记》,突然意识到,原来改变人性的话题,已经持续几千年了。
虽然不知道三皇五帝是否真的存在,但至少《尚书》和《礼记》中可是记载的十分清楚,人们崇尚尧、舜、禹的德行,在他们的统治下,天下太平,百姓幸福安康。
或许《尚书》和《礼记》最初只是上古时期君王的当官笔记,记录身为老大每天的所作所为,怎么管理国家,怎么祭祀的。但不巧,当这些笔记流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却被人们赋予了非常独特的逻辑。
那就是古人是这样做的,天下太平了。现在天下不太平了,那就一定是因为人们不按照古人当年的方式去做。
于是便有了儒家。
儒家把人们强行定义成了乌鸦,而自己却做了一个努力将乌鸦变白的圣人。
二、
当代社会有这么一种声音:“我这人就这样,改变不了了。”
乍一听这句话貌似并没有什么别扭的地方,但仔细想想,这句话真是掩盖自己缺点非常好的一个借口,这个借口理直气壮,仿佛有了它,我们的缺点变得名正言顺了。
我想最初,这样的自我定义并不会被大家所接受,因为这是一种懒惰,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但或许是因为在这个时代这种声音太过的普遍,久而久之我们的心变得麻木了,也就习惯了这种声音,甚至还觉得很有道理。
这就是信仰缺乏的可怕之处。
当自暴自弃可以变得理直气壮,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有人说了,这是当代流行的心理状态,叫做“佛系”。
抱歉,这个锅,佛可不背。
真正的“佛系”是教你如何正确的认识烦恼、理解痛苦、控制情绪,进而从心底深处烦恼的根源入手,为我们提供一种变得快乐幸福的方法。而不是让你远离世事,自暴自弃。
人家的“佛系”是心的修行,而你的“佛系”是逃避现实的借口。
三、
战国时期的儒生们常常感叹礼乐崩塌,在那个年代,礼乐是社会思想的核心价值。而礼乐的崩塌恰恰是人们信仰缺乏的最直接表现。
明朝末期,社会上的主流哲学分别是朱熹一派的理学和王阳明一派的心学,虽然观点不同,但无论哪派思想,都是治世经典。但现实呢?理学门徒成了满嘴仁义理智信的伪君子,而心学门徒到处打着良知的幌子名正言顺的干着违背良知的事。
有句话说的好:“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至今。”我们反观现代的社会,人们打着“人性不可变”的理由自暴自弃,打着“佛系”的幌子混吃等死。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否?这跟战国末期和明朝晚期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人是大楼,那信仰就好比地基,地基崩塌了,楼还能稳稳的立在那里吗?
四、
让我们回到“人性,是否可以改变?”这个话题来。
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儒家圣人们无不努力的给人们灌输着道德、仁爱的思想,但结局往往是圣人独善其身,而百姓依旧是百姓。
为什么呢?因为圣人鼓励百姓都成为圣人,但百姓真的不知道怎么成为圣人。
其实古代的圣人,放在今天,应该叫“大师”。唯一的区别就是圣人为了立言,而“大师”是为了赚钱。
可曾有人想过,或许当今社会,人们变得自暴自弃的根源恰恰是那些“大师”为我们指引的种种人生方向。
“大师”们为我们树立了太多的高大上的典范,我们常常以之为榜样,但是当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去努力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以至于我们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间歇性混吃等死,因为“大师”指的路看起来平坦,走起来却总是“此路不通”,无奈之下人们只得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佛系”。
其实人生的修行,就好比种树。
人人都希望树木长得又粗又壮枝繁叶茂,但树木生长的过程我们其实看不见也无法把控。而我们能做到的则是用心的栽培、灌溉,只要用心把握好这些种植的环节,树木自会成材。
而现代的人们却恰恰只想着让自己变好,却不懂得从平日的点点滴滴上下功夫。这就好比脑子里想着树木枝繁叶茂的样子,却不去浇水栽培,树木如何能够长大。
人人都认为变好需要努力,但却不知道何为努力。努力不是喝碗鸡汤暖暖身子,而是踏踏实实的积累,不可急功近利,不可好高骛远。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种出满林的草木,有的人却养不活一朵普通的花朵,成与不成,不过在于一个方法。
阳明先生曾将我们无法直观接触的结果称作“上达”,比如“孝顺“这个模糊的概念。而我们可以把控的过程称作“下学”,比如“常回家看看”。
对于“上达”和“下学”的关系,阳明先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学着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意思就是我们不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最终要变得多好,而是不断在放在日常的行为细节上下功夫,自会有所结果。
孝顺并非想着孝顺便真的就是孝顺,而是通过现实中的表现来实现孝顺。时常将孝顺挂在嘴边的人,往往不过是求得个孝顺的名声,本质并非真的孝顺。而真正孝顺的人,会不断的为父母默默的付出。
故而如果想要成为孝顺的人,则不应该专注于“孝顺”二字,而是专注于通过日常行动让父母获得幸福。
所以其实人性并非不可改变,只是改变的方式不那么直接,我们要懂得着眼当下,踏踏实实的从每一件小事着手,久而久之,人性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古人云:“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之所以不欲,恰恰因其不能,其实说到底,人性的改变从没有一蹴而就,所有的改变都需要长期的积累。
这世上最坚固的东西是岩石,岩石历狂风骤雨自岿然不动,却穿于滴水。
仔细想来,我们的人性不就是那块坚固的岩石吗?
而改变它的,正是那点点滴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