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在中国近代画坛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画家,他喜欢全世界游历,每个时期画风不一样,到晚年把中国画风融入西方的画风,泼墨和国画融为一体,张大千在世界的画坛上都非常具有名气,在西方被誉为“东方之笔”。在西方人的眼里,只有毕加索能与张大千比,给了极高的评价。
张大千在巴西旅居了17年之年,因常年各个国家游历,他曾在1956年有幸在巴黎见到毕加索,当时张大千57岁,而毕加索75岁。毕加索在西方艺术界是最具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现代绘画派的创始人。张大千曾请中国旅法画家赵无极和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联系毕加索,想前去拜访,但因为毕加索脾气古怪,两个人均没有把握。张大千又请了翻译亲自联系,毕加索给了他肯定的答案。
张大千和毕加索
两个人见面后,毕加索用了他最高的礼仪来见张大千,他以往夏季从不着上衣,穿上了衬衣,又穿上皮鞋。两个世界级大师,虽然画风不同,创作思维不一致,但是相似的绘画经历,对艺术抱着相同的观点,让两个人的友谊得到升华。
毕加索
毕加索很崇拜中国的齐白石,花了很多精力去学习中国古老的国画技术,画的很用心,但是因为不太了解中国国画的笔韵,只是象形而没有意境。齐白石是非常不待见张大千的,因为张大千年轻时,画了很多仿画,卖给别人以求谋生。但是张大千并没有放在心上,在毕加索前面,指出了毕加索对中国国画的缺陷,也对齐白石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毕加索说:齐白石先的画水中的鱼,没有用一点色,也没有画水。却使人看到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
齐白石
两个人临别,毕加索送了张大千称赞不己的《西班牙牧神像》给张大千,这副画当时拿回去,很多私底找张大千用几十万的美金要买下,但张大千始终视如珍宝,一直挂在家中客厅。
之后不久,张大千为毕加索画了一幅《墨竹》送给他;世人都知道张大千最擅长的是荷花,但是为何不画荷而画竹呢?原因有三:一是毕加索曾在张大千前面感叹,“我没有去过中国,我很想付出......我可能永远都不能画中国的墨竹兰花了”。二是竹子是岁寒四君之一,它代表张大千和毕加索是君子之交。三是,墨竹最能体现中国画的用笔特点,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画的奥妙和意境。
两位中西画坛巨子的见面,当时的巴黎和新闻界称:艺术界的高峰会议”并对他们的友谊加以渲染。当人们在热议时,而两位当事人,已经深醉于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去了。任世间有多喧哗,我犹在我的画里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