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人物》的公众号上看到了战鹰的讲述,挺受触动的,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学棋的二三事,以及长大后对那条职业棋手路的反思。
我原先知道战鹰有名,B站的“黑马”up主,靠直播中的“破防”出了圈,但并未认真看过她的视频。深层次的原因之前也没机会细想,但看完《人物》的报道,我大抵承认自己有着某种“回避”,总是回避去看女棋手讲她们的经历。
我后来看完《人物》的文章,再去B站上找了她的“破防”视频,才知道其实她那场演讲里的故事,很多都已为人所知。
不过我是第一次知道。
我承认,我看“破防”了。
战鹰的故事里有很多残酷的成分,譬如过早的“分流”,譬如想要成为职业棋手必须去更大的城市,譬如即使成了职业棋手,女性依旧很难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我自小学毕业后,就几乎没有再摸过棋了,但战鹰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些已经略显久远的故事。我决心写一写。
关于“分流”
对于战鹰的整个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曾经8次冲段,时间跨度比我学棋的总年头还要久。我8岁“才”开始学棋,在那个年龄,战鹰已经初步崭露头角,能在省里夺冠,而我几乎是初级班最大的孩子,连老师都说,这孩子如果有意走职业道路,送来的有点晚啊。
“走职业道路”大概是所有学棋小孩和家长都曾经想过的目标,但在中国,体育走职业总相当于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文化课与体育路子中“二选一”,将重心置于一处。在“崭露头角”后,战鹰几乎就没有再延循文化课的道路,而是一心扑在棋上;妈妈也办了停薪留职,陪她去北京找更好的道场和老师。
我们家也曾就要不要放弃文化课这件事而争执。如果说最初让我学棋,是因为我爸会下棋也喜欢下棋(他业余3段),我妈则觉得可以开发智力、提高逻辑专注力,在我学到中级班亦有一定成果后,父母便产生了分歧,我妈有了更功利的目标,就是希望我成为职业棋手。
但我爸当时坚决不同意让我放弃文化课,说因为路太窄,如果定不上段几乎没有回头路。
当时我们班里有一个男生,大概从4年级就没在正规的义务教育体系里上学,他爸爸每天早上教他文化课,今天语文明天数学之类的,其他时间全拿来下棋。
他是我们班里最接近职业的棋手之一,去打过几次定段赛——十几轮比赛,输满5盘就直接回家,即使下到最后只输三四盘,大几百号人的比赛也就取前二十名定段成功。那个男生第一次去比赛,印象里下了6盘就输满5盘回家了,后来连续冲段几次也都没成。
上了初中后,我没再继续下棋,但每年依旧会关注定段名单,想看看有没有他,也始终没看见。
打定段赛的孩子恐怕一多半都是对文化课呈半放弃状态的,然而成者少,败者多。我爸妈最后达成一致的相互妥协,就是让我五六年级时每天只在学校上半天课,另外半天拿来下棋,如果依旧不能走上职业,初中就彻底回到文化课的路上来。
我在下棋方面绝不属于有天赋的类型,也谈不上热爱,能坚持学上几年棋,大概只是因为“来都来了,不如认真一学”的心态作祟——但到了职业级别,“认真”成了个底线;
而在下棋水平方面,我自认为大局观还不错,但细微的算力在职业棋手面前说“稀烂”不为过,所以经常开局一片大好,越到收官越爆亏,而职业棋手无一不是将自己的算力顶到极致,这样才能在对弈时展现出极高的韧度,一分一毫地夺回阵地。
直到打业余3段时,我还比较轻松,三四年级时便学得极松散,只是若以职业冲段为目标,我那个年龄就称得上“老大不小”了。
为了筹备职业路,最后两年,我不断找业5、业6和职业棋手下棋,一直输,一直输。输棋固然让人不悦,但更可怕的是叠加我们家经济开始断崖下跌,父母感情破裂也到了装无可装的边缘,我妈对我每一次输棋不是冷战就是大骂,我的生活就像被压在五指山下透不过气,心态一路狂崩,对围棋,甚至所有一对一对抗类的游戏,都害怕了起来,职业棋手路也就不了了之。
资源分布
如今要问围棋最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会说,它让我在年幼时就清晰感知到了天花板这个东西,知道了人生很多事,成败与否并不以你的意志和努力为转移。
这辈子活到现在,30多岁的年纪,我在三样东西上感受过这种绝望,奥数,围棋,和有机化学,其中以围棋带给我的那种难以翻阅的压抑,最为持久。
不过其实我也可以怪环境,不止是家庭环境,也有本身学习的环境。
我童年学棋是在苏州,按理说是个经济不错的城市,听起来还有点和“琴棋书画”沾边的文化底蕴,其实围棋水平在省内根本排不上号。
我当时在业余3段之后,再想提高时,其实在苏州已经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老师,当时江苏省内围棋最强的是南京,当然苏州隔壁的上海也很强,但我们家本就不是苏州本地人,用我妈常说的话说,爸妈这一辈能把你送到苏州已经尽力了,后面你只能自己努力了。
像战鹰那样妈妈停薪留职带她去北京下棋的故事,在我们家还是太奢侈。
幸运的是,苏州那时有个很有钱的老爷爷喜欢下棋,看到几个水平还不错的孩子无处学棋,就办了个围棋班,甚至组织过比赛。他当时不知是用什么合作条件,从天津围棋队找来一些职业棋手教我们下棋,一位二段和一位三段教了我们许久,还有几名段位更高的职业棋手也来下过指导棋。
如今想来这已经算是“钞”能力了,但区区几盘指导棋,怎么和每天泡在天津道场里的孩子们比呢?
我长大后才意识到,原来围棋能否学长久这件事,也关乎资源分布,其分布状态,主要还是跟着行政地位走,并非经济发达就能迎头赶上,和医疗、教育的资源分布有些相像。
2018年,我去北京当记者,有一次路过中国棋院,自己噗嗤笑出了声,觉得这不过也就是中国若干事业单位之一,小时候到底是为什么那么迷恋憧憬它来着?简直有些想不起来了。
我在苏州学棋时最“辉煌”的经历,是曾“代表”苏州参加过全国大赛,上百人的比赛规模,有职业棋手参加。
我第一轮靠抽签就对上了一名职业棋手,全程被温柔压制,找不到一点反抗机会;第二盘遇到的棋手隔年成了职业棋手,把我全盘杀得只有一块活棋。
那场比赛也有十几轮,我赢一盘,轮空一轮,积4分,排名倒数。而那个比赛我前两轮对上的姑娘,如今都还活跃在职业围棋界,第一轮的对手最后拿了大赛第二,和第一名大分相同,我一直怀疑是自己的分数拉低了她的小分。
虽然输成这样,同去的大人小孩都羡慕我的运气,毕竟那是我们这个草台班子屈指可数的能在大赛中与职业棋手交锋的机会。
那次比赛,我们队的领队,写的是我同个围棋班同学的爸爸。我那时还以为,所有围棋队的领队,都是小朋友的爸爸呢。
狭窄的职业道路
其实对我来说,没走职业运动员之路挺好的(当然真想走估计也走不上),我甚至常常在看围棋新闻的时候,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战鹰定段后的经历我看得是颇为心酸的,她说自己明明定上了段,却没有队伍要;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上场机会,结果7连败:
都没脸见那个老师,人家给你一个比赛的机会,你下了一个这么烂的成绩。
但是她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呢?8岁就开始孤注一掷地学棋,走了8年独木桥定上了段,意气风发地想要以世界冠军为目标,最后发现自己不过是得了一张去山顶的入场券,但最终只能徘徊在去往山顶的大门入口,向下看下不了山,往上爬,又真的太高爬不到。
看到战鹰在“破防”直播里只是因为一句“战鹰直播怎么了,她靠下棋又挣不到钱,只能靠直播,不然还让人家怎么生活?”就撇起了嘴,我的眼泪比她更早在眼眶里打转。
其实“专业”出身转向其他既需要一点专业性,又需要其他能力的方向,在很多行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以前做记者时,身边多的是非新闻专业出身的同行,学生科的、物理的、环境科学的等等都有,还有众多学金融、经济、法律的,博士都有许多;遇见的医药领域投资人,金融出身的甚至还不及医药背景出身的多。
但在职业运动员圈子,不过是做个直播,做的还是和原成长路径相关的围棋直播,都能被网友批评。
贴吧的网友也真是想象力匮乏、嘴又够损。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运动员若不能“为国争光”,最合适的路径就是做教练、陪练、老师、解说一类的。我原先的几位职业棋手老师,基本上也是延循着这个路径,但即使已经工作,仍让人感到压抑。
我曾经搜过自己三段老师的新闻,看到他还打过围甲,也是输多赢少,成绩平平,最终从天津跑来苏州当老师,住在他人提供的房间里,没朋友,没圈子。
幼时年纪小,不知人生起伏之苦,现想来,我那些职业棋手老师,虽也是千里挑二十地定了段,不知当时会有何等喜悦,后来发现职业棋手不过是个头衔,管不了温饱,又会有何种落差。但愿他们热爱围棋,热爱教学,能在起起伏伏的生活里甘之如饴。
女性的期待与偏见
虽说世上能靠比赛把自己养活的男棋手也是凤毛麟角,但女性棋手所能参加的职业比赛更是少之又少,女性棋手的生存和突围也是更加艰难的。
小时候,职业赛事里我只听说过正官庄杯专为女棋手而办,而我大致查了一下,正官庄杯的冠军奖金为7500万元韩元,同为韩国举办的三星杯、LG杯,冠军奖金则能达到3亿韩元。
没有比赛,运动员也会难以获得“商业价值”,在中国,围甲(类似于篮球的CBA)已是能让众多职业棋手有棋可下的“常规赛”,中国的女子围甲从2013年开始举办,男子围甲当时则已经办了十几年,前者冠军奖金是60万,后者则有百万。
专门的女子比赛少,也会有女性想参加不限制性别的比赛,公认最强女棋手的芮迺伟就参加过,战胜过相当多的男棋手,印象中於之莹也有过在大赛中连胜男棋手的记录,但混合性别的比赛,背后的机制仍然难言公平,芮老自己就曾经讲述过参加富士通杯比赛时,依照国内的选拔机制,男棋手有两次机会,女棋手则只有一次:
选拔赛方式是这样的,首先当年全国男子围棋个人赛的第一、第二名可以直接参加下一年的富士通,余下的名额,年底的时候,在国家队里打一个大的选拔赛,要打一个冬天。我当时提出来,男子个人赛的前两名可以参加富士通比赛,那女子个人赛的冠军是否也可以考虑,队里的回答是不行,因为女棋手的成绩不如男棋手。这个理由我可以接受,但我随即又提出申请,想参加男子个人赛。这是有先例的,过去也有女棋手参加过男子团体赛和个人赛,当然男棋手不能参加女棋手的比赛。我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而国家队所有的男棋手都有两次的机会,既有个人赛争前两名的机会,也有参加选拔赛的机会,而我们女棋手只有一次机会。
因为女棋手“出人头地”机会微茫,我其实也是到了快30岁的时候,才隐隐发觉,自小学棋,老师对男生和女生的期待就不一样。
我甚至想不起是不是曾有老师希望我赢多少棋、夺多少冠,在他们的鼓励里,我最好的出路是成为徐莹那样的解说——当时的职业五段,在CCTV5围棋赛事中最频繁出镜的女解说员——懂棋,又不乏漂亮。
为了鼓励我成长,有不止一个老师告诉我,女生的定段赛,每年就20多个人参加,能有2个定上段,比例将近10%;男生每年参与定段赛的人数则有大几百,最终只有前20人能定上段,你还是有机会的。
但这种“机会”表述实则也暗藏着对女子职业棋手水平的看不上。
当时还流传着一些职业“美女棋手”的故事,类似于XX比赛时,某某某在赛场外有个男性后援团,每当她不会下了,就以上厕所为由去房间,让房间里的男人们帮她出谋划策,这才让她赢得XX比赛。
在分秒必争的围棋赛场上,哪来的时间跑去房间和一群场外人士商讨对策,这个问题我自小就打个大大的问号。我也从未听说有哪个男棋手流出这样的故事——明明他们基数更大。
有一阵子我很喜欢陈耀烨,他定段早、升段快,棋风果决又沉稳,周围的大人仿佛找到了激励我的“抓手”,经常跟我说,你好好下棋,成了职业棋手,就能认识陈耀烨,可以和他谈朋友,还能嫁给他。
这时候旁边常会有另一个大人说,陈耀烨比你大两岁,年龄差正好!
为什么一个小女孩想成为职业棋手,还是得以嫁人为激励?就没有一个人激励我说,你成了职业棋手,就能有机会和陈耀烨下棋——我甚至没奢求他们说,你成了职业棋手,就有机会在比赛里赢一次陈耀烨。
唯一记得有一位老师,曾经认真对待过我想提升棋力与解说或嫁人无关的本心。那时候我说我崇拜芮迺伟,他没有打击我,只是说,你如果想走顶尖女棋手的路,只有一条,因为女生的计算力天生比男生差,你只能狠下杀心,把棋局搅乱,乱到男生都算不过来,才有胜算。
他说,芮迺伟如此,张璇如此,华学明也如此(当时职业段位较高的几位国内女棋手),你要想走那条路,只有这一种棋风可学。
我很感激他正视我的理想,但听完还是感觉怪悲哀的。如果他说的是真,则是对女棋手算力的底层否认,是女棋手只有一种棋风选择的悲哀;而如果他说的不实,那他对于“女生的计算力天生比男生差”的偏见,与女司机开不好车、学不好数学物理一般的偏见,也让人悲哀。
好端端的一篇片段回忆文,写到这,突然有些来气了,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尾了。
可能正如我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刻开始,棋就再也赢不了了,不知道是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还是家庭不够和谐、不够富有,或是我幼时苏州的围棋教育毫无章法、酷似草台班子,也或是性别偏见下的期待与教导方式让我没能成为那个更厉害的人。
大抵是兼而有之吧。
可这样也很好。
我逃离了压抑,找到了真正喜爱又擅长的事,围棋带给我的那些又爱又恨的童年故事,都成了我的滋养。
而在战鹰的故事里,我看见她依然热爱围棋,她说棋手之间不必多言,就能在方寸间感受到彼此的力量,说围棋有刀光剑影于无声之中产生的魅力。
多好的姑娘,多有幸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