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接到一个电话让我陷入思考:我们真的太幸福了,过去没有经历过冬天,可是“过冬”不可回避,怎么过?很多人都没想过,灰犀牛就在前方。
一
“春节后我主推收费低的轻咨询服务,找过来沟通、咨询的企业很多,但是签合同打款的流程都很慢”,电话那头是一位做独立咨询的朋友。
过去几年他做一个项目的起步价比很多企业中层的年薪还要高,每年至少能完成5个项目。他付出的是个人体力消耗和智力输出,不依附于团队协助,高度灵活和自由,更爽的是过去几年客户追着他签约、落地、催进度,掌握主动权——可以挑服务对象。
名利随之而来,羡煞旁人。三十出头的他就像开挂了,开启“滚雪球”之路,越滚越大,是我辈榜样,很难望其项背。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沃伦·巴菲特
过完春节属于他的坡突然变陡,雪球停住了,当然他没有闲着,春节后全国各地跑了一遍,摸了摸客户情况,主动调整服务体系。
二
遗憾的是,他的努力收效甚微。
冬天比我们想象中来的更久更冷,现实超出了我们贫乏的想象力。
不论是传统互联网巨头BATJ,还是被奉为新贵的TMD(头条、美团、滴滴),在降低运营成本上动作令人眼花缭乱、不寒而栗。业务优化、人员优化,不论基层员工还是中高管没有例外,手起刀落,果决麻利。
如何看待996成为各巨头主事者的必答题,马云说996是大家的福气,东哥背弃不开除一个兄弟的承诺。如果业务增长符合预期,从上至下信心满满,马云不会跳出喊话,力挺996。
过去也有问题,只是繁荣掩盖问题,冬天来了,问题盖不住了。
调侃“今年将是史上最难的一年”的论调,是每年年初大家饭桌上的例牌菜。
这回狼真的来了,错愕、怀疑、恐惧、麻木……整体上经历了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到积极应对的过程,反应出不同组织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席勒201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曾被问到,你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大风险是什么?他没有讲体制,也没有讲房地产,而是提示要警惕人们对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预期。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没有经历过衰退、萧条,没有经历过危机和崩盘。”——罗伯特·席勒
小时候,长辈总教育我们,吃点苦头是好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我们并没有吃过苦,现在活跃的人群(70、80、90后)出生之后没有吃过大环境的苦——经济发展一直向上、向上,甩开日本,超越欧元区,直逼美国。
98年亚洲金融危机,得益于开放程度不高、金融管制强,内地没怎么出招就回血了,还拉了一把香港。能回忆起98金融危机的切身体会,那一定是70年代前生人了。那时我上小学3年级,唯一的记忆是,父亲离开了乡镇企业,来了深圳。
到了2008年,中国选择用巨额流动性,投放4万亿对冲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真是危中有机,危机变狂欢。
“中国GDP增长守不住6.5%,我们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说,我们已经习惯了、适应了高速增长,这会导致高预期的惯性,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过了数十年(赚钱容易的)好日子,(赚钱难的)苦日子来了,大家都浑身不舒服,但是只能及时调整。
BAT、TMD都在收缩聚焦,更多企业暗流涌动、一地鸡毛。
三
作为个体该怎么办?
0、接受现实,降低预期,行动更谨慎。在收入上,涨薪概率降低,如果跳槽要有降薪的心理准备。投资收益上,收益率普遍下降,损失的风险上升。不做没有清晰现金流的业务,跟人合作没收到钱就别当回事。
1、留足现金,至少要够1年的开销,万一出现风险才有充足的腾挪时间。“我不一样啊,每个月4万多的房贷”,前面提到的朋友有积累,但还是担心储备抵不住长时间的入不敷出。
2、梳理自己眼下能做的事,想办法做到极致,出结果。大环境在我们的关注圈,能做的事属于我们的影响圈,行动胜过无谓的恐惧。
3、抱团取暖。很多人已经在这么做了,比如事件策划狂魔甄妙最新的“一条朋友圈换一台兰博基尼”,背后有增长&裂变师傅王六六和鉴锋助力。
4、保持学习,最好是有计划有方向有结果的学习。分享一个刚遇到的尴尬事——
问:你工作8年了,有什么能证明你学习能力的证书、事件吗?
我一时语塞说:证券从业资格算吗?
对方说:不算,资格考试没有说服力。
我点头。
对方补充:注会、托福雅思,这些才行。
我羞愧地点头。
这让我想起,朋友圈有人晒雅思成绩,这是他在知乎写的总结帖:
5、保持开放心态、关注变化,去发现机会,及时嗅到风险的味道。
有两个信息通路:阅读和交流。阅读包括新近发布的文章,知道正在发生什么;过往的出版物,了解历史、其他人以及其他地区或者行业曾经发生过什么,如何应对,怎么思考的。
面对面交流,列一个名单,定期约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所在领域的动态和他们新近的见闻。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在所从事的行业、领域有经验、有洞见,可以对我们的信息和认知形成补充,甚至是冲击。
6、警惕资产泡沫。不论股市、楼市,还是其他资产,没有只涨不跌的。要分开配置,更要定好目标价及时获利了结,落袋为安;绝不要加杠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房价达到峰值时,土地价值将近20万亿美元,超过全球财富总值的20%。
日本皇宫价值(0.75平方英里)=加利福利亚州=加拿大
对房价日本国民形成根深蒂固的上涨预期:日本会继续高速发展,房价会继续涨,唯一要做的就是买买买,加杠杆买。
90年代初日本房价急速下挫,缩水60%,导致经济崩溃。从日本经济崩溃以后,平均年GDP增长率不足1%,这一过程持续近20年,被称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7、如果想自己做点什么,那就做更接地气,和衣食住行强相关的刚需业务。前阵子有个朋友考察了很多项目,决定找时机开个食品包装厂,一条生产线要投入千万。他的理由是,这个业务受经济周期影响小,手上有客户资源。
9、有意识地发展、培养一批基石客户,不管环境怎么变,这批客户愿意选择你、信任你。被信任是我们人生最深的护城河,当然需要时间和心力。
10、家里的劳动力最好都有收入,不一定是上班。去年有篇文章很火,是一个华为员工的自述,说自己人到中年被辞退,要供两套房,有两个孩子要养,老婆多年全职在家也没有收入。
11、延迟满足,以更大的耐心、更多的时间去跟生活和解,去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12、给生活做减法,多关注精神世界,让内心更充盈,降低外界对自己的影响力。如果说现在是冬天,潜台词是春天就在前面,那就没什么好担心。但冬天会不会是常态?
13、请重新看一遍0、1和2,今天就付诸行动。
以中国经济的宽度和纵深,光荣与梦想还会延续。有一点可以确定,日本、韩国人现在的状态就是未来我们要过的生活——龟速前行,更少机会更平和更佛系,没有鸡血,没有热血贲张。
这种生活状态或许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在不同城市陆续蔓延开来。你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