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听讲座时,专家的一段话让我有感触。
他讲的是教育随笔怎么写,他说天下万物都可以写,教育随笔不必太较真,没有固定格式,但是若想发表,必须要有深层的思考。
然后他说到自己写的一个教育随笔,他写他在文中说自己决定一年发表多少文章。有网友批判他,说不能以发表文章为目标,太功利。
他说别的老师可以目标是教好学习,获得优质课大奖等,而他的目标就是发表作品。这未尝不可。没有目标,只能平庸,但是不管目标怎样,必须得有。
我且不说他的目标好或坏,我思考我的教育生涯,有什么目标呢?
其实我当老师前,也没有觉得必须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后来我不知不觉做着做着,就成了这个学校的优秀老师。甚至成长为学校的顶梁柱。有什么需要撑门面的都把我喊上。
但最初我并没有预想到这样,我只是做事情时习惯了认真,所以就成这样了。
好像背后有人推我去这样发展。
那么,既然如此,越来越好。我也得思考我未来的方向了。
抛弃功利不功利来说,对于教育教学中,我想做什么呢?
我找了半天,我的目标可能是上出优质课,我享受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文学的过程,这个精神升华的地方十分让我享受。我想明白我该怎么利用文本教材去教学。我希望明白这其中的奥秘。
第二,我希望我也能记载教学中的经验,但我的发表意识不强烈。
可能我对名利的要求不高,所以没有发表意识。所以我只自娱自乐写而不不投稿。
那个专家说,他写作是发现好的地方就写,然后再变成铅字。他的发表意识强,所以他发表了很多。
我是不是也需要有发表意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