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即将拉开帷幕,这是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更关乎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稳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以提前筹备为抓手,从基层党建、选人用人、干部队伍建设、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发力,下好换届“先手棋”,为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让换届工作成为基层发展的新起点、新动力。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夯实换届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是换届工作的“主心骨”,要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一方面,提前梳理党组织架构,对于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通过选派得力干部驻村帮扶、整顿班子作风、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等方式,集中力量进行整顿提升,确保在换届前摘掉“软弱涣散”帽子,以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换届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党组织对换届全过程的把控,从前期调研摸底,到候选人推荐、选举流程监督,都要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保证换届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营造良好换届氛围。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选优配强班子队伍。选人用人是换届工作的核心。首先,要明确选人标准,以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口碑良好为基本要求,注重选拔那些熟悉基层事务、有乡村振兴思路、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对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着力选拔“头雁”型人才,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发展引领能力。其次,拓宽选人视野,深入推进“头雁、雏雁、归雁”工程,挖掘本土优秀人才,吸引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加入竞选行列,为班子注入新鲜血液,有效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再者,严格选人程序,从提名、考察到选举,每个环节都要严谨规范,杜绝“带病提名”“带病上岗”。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换届前,需对现任村(社区)干部及后备干部开展全方位教育培训。根据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需求,制定针对性培训课程,涵盖政策法规、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内容,提升干部业务水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等方式,丰富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例如,可以组织干部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参观学习,汲取先进经验。同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工作突出的干部给予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严肃问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此外,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做好风险排查防控,确保换届平稳有序。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各种矛盾问题易集中暴露。要提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组建专门调研小组,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班子运行状况、干部思想动态、群众关注焦点等信息。对可能影响换届的因素,如历史遗留问题、宗族势力干扰、候选人竞争矛盾等,建立“红黄绿”三色管理台账,实行“一村(社区)一策”,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对于重点难点村(社区),由县级领导包联,成立工作专班,提前化解矛盾纠纷,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对换届纪律的宣传和监督力度,严厉打击拉票贿选、破坏选举等违法行为,确保换届环境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