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强根基 筑牢基层治理坚强堡垒 —建好建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

        近日,石泰峰同志在甘肃舟曲调研时围绕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强调以学习教育为抓手,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一讲话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锚定了方向,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必须牢牢抓住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关键,通过聚焦队伍建设、制度创新、服务保障等手段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选优育强主力军,锻造头雁方阵。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党支部作为“领头雁”,其政治素养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政策实施落地,作为群众的主心骨,其号召力和服务意识关乎民心向背。对此,要从培养选拔人才方面入手,抓实选优配强人才队伍,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才,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人才作为村(社区)党支部后备力量人才库。通过民主推选,从村(社区)党支部后备力量人才库中选拔出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纳入村(社区)党支部两委班子,形成基层治理的“阵雁效应”。同时,加强教育培训,结合基层实际需要,立足于“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从政策理论、经济发展、产业振兴等方面开展培训,组织村(社区)党员干部参加专题讲座,外出实地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村(社区)党员干部相互启发、提质增效,持续发挥领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

        筑牢制度防火墙,夯实基层党建根基。制度建设是基层党支部规范运行的根本保障,不完善的制度容易导致工作的随意性,对涉及群众利益,政策落实等诸多环节易滋生腐败问题。因此,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组织生活、民主决策、监督管理等重点领域,细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制度,明确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对涉及村(社区)项目规划、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要经过党组织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居民代表会)决议,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公开,提升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村(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成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村(社区)党组织既要做好遵守制度的带头人,又要做好执行制度的铁面人,唯有以制度为纲,才能保障基层党组织执行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政策的落实落地。

        靶向发力补短板,织密服务保障网。服务保障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核心体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教育、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保障群众需求方面还有差距,因资源短缺、人力不足等导致工作落实乏力。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倾斜力度,完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围绕政治建设,打造教育培训阵地;围绕民生服务,打造文体娱乐阵地和便民服务阵地,为辖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组织生活、文化娱乐和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村(社区)党组织要加社会资源整合,引导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服务,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企业、共建单位为支撑,以村(社区)居民点单式服务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开展服务,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