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寻意》读书笔记

一、“还原”方法和技术在文本解读中的运用

“还原”是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一种技术。“还原”是最真切的体验,包括情感体验、言语体验和思辨体验。

1.还原事物的原生状态,发现差异和矛盾。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古诗词的解读,散文中有些看似无理的描写也需要做这样的还原。

2.还原人物活动的背景和情境,体会文字背后的意蕴。

3.还原作者的创作心理,领会深层的表达意图。

4.还原作品原貌,审视“编者”意图。

二、比较策略在文本解读中的运用

1.同一文本内部的对比

对比是一种写作方法和策略。

2.文本与文本之间之所以有比较的可能性,是因为很多文本的内容和题材是一致的。

(1)拿一个作者同一主题内容的文本进行比较,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从对比中加深对具体表达方法的领会和习得。

(2)如果是译文,还可以将不同作者的译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课文与原文之间的比较。

三、文本解读如何服务于课堂需要

1.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

课堂不能直接呈现教师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仅仅是对课堂和教室母语课程的隐性建构。如,一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把握是感性的,是形象的,是可视化的,是与动作思维密切相关的。那么,教师的文本解读,就是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找到合适的语境、情境。

2.从与文本的“素面相对”到指向课堂的“教学解读”,再到“学习活动设计”,这是一个教师用好文本必须经历的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