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为沟通高手的秘密,全在这里了

逛书店时总能看到书架上各种关于沟通技巧的书,然而,真正称得上“会说话”的人,始终仍在少数。

原因很简单,真正的沟通能力不单是指说话技巧,还与个人的思维、认知、情绪表达等因素有关。

和大家一样,如何成为沟通高手也是我一直在探寻的。幸运的是,最近在一本被誉为“沟通圣经”的书里我找到了答案,书中清楚地揭示了沟通的本质,同时还提供了许多极具操作性的方式方法,干货满满。它就是《沟通的艺术》

整书共520页,厚厚一本,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不过别担心,我拆解出了该书的精华。只需10分钟,不仅能使你从本质上了解人际沟通,没准还会从此改变你的思考和说话方式,踏上提高情商的精进之路

沟通高手的三种特质

有效的沟通,指的是能够帮你正当地从别人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还能以不同社群可接受的方式维持友谊。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沟通产生的效果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次成功的沟通可能使我们得到合适的工作、消除与朋友间的误会或在社交场合赢得尊敬,而一次失败的沟通足可以让以上所得到的一切化作虚无,甚至留下无法弥补的恶劣影响或后遗症。因此,如何与他人成功地进行沟通,如何让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最好的效果,也就成了我们所需掌握的重要技能。

拥有多样的行为反应

试着想象一下,好友突然拜访,进门看到你没洗脸、披头散发的,开玩笑地打招呼说“丑八怪在干嘛呢?”,使你感到被冒犯。这个时候,你会作何回应呢?

你可以暗示讲笑话的朋友,比如露出尴尬而僵硬的笑容,让他感受到你的不舒服;

你也可以坦白地向朋友说出你的不舒服,并且要求他注意自己的措辞;

你还可以用开玩笑的形式表达不满,借用幽默缓和言语的攻击性;

或者你可以直接制止,并与朋友针锋相对;

当然你也可以保持沉默,因为说话而引起冲突的风险,可能远高于它的好处;

面对上述情景,我们通常只会挑选自己常用的回应方式,或保持沉默,或是永远只使用幽默的方式来回击……

但若遇到更棘手的情况,倘若我们还只懂得运用这些回应行为中的一至两种,就像仅会煮几道菜的厨师一样,无论什么场合都只会本能地一再重复、不知变通的话,终将沦为一个所有行为被他人一眼望穿的差劲沟通者。

因此,拥有一个庞大的沟通反应资料库,是成为沟通高手的特质之一。

挑选恰当合宜的行为

拥有多样的行为反应,是沟通高手的基础,但仅仅知道许多不同沟通行为技巧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沟通成功,懂得在最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最恰当的行为也很关键。

因此,在我们无法决定要表现什么反应时,可以试着先思考以下四个要素

1.情境:

古人云: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沟通也是如此,时间、地点以及沟通方式常常会影响最后的沟通结果

假如你超额完成了所负责的项目,老板为此感到开心,这时若你讲述薪资低于正常水平的现状,可能会实现加薪,但如果提出的时机不对,这种贸然请求很可能会事与愿违。

2.沟通目的:

部门来了新同事,倘若你想要和他增进感情,也许邀请他周末聚餐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若你想保有自己的隐私权,见面保持礼貌、不涉及情感可能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因此,沟通目的也会影响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3.对他人的认知了解

回到前文中的例子:

如果你说笑话的朋友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稍加暗示他就可能反应过来自己说话的不妥,若是针锋相对,很可能会让他恼怒,进而毁掉你们的关系;

如果是一个值得信任的老朋友,那么也许你可以直率坦诚地说出心里的不适。

沟通高手们擅长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出合宜、纯熟的行为。

4.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指的是观察自己的行为并借此调整言行的过程。

高自我监控者,能够根据外部坏境、交谈对象等不同很快熟悉什么样的表现是恰当的,什么样的表现是不恰当的,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

而低自我监控者,则会把注意力聚焦自己身上,只在意自己说的爽不爽,根本不在乎场合及别人感受。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邀请朋友来家做客,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招待,原以为会得到朋友的夸赞,不料朋友品尝后小声嘀咕:“这菜做的不如意。”

比如40岁喜得贵子,亲戚话中带刺:“你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别高兴太早啊,两个建设银行呢,累不死你。”

一句句口无遮拦的话,如同刀子插在人心,将当事人伤的体无完肤,好心情也荡然无存。

要知道,一句话说出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说出口之后,你就变成了他的奴隶。

设身处地的同理心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混淆同情心与同理心。那究竟这两者有何不同呢?

前者是表示在知道别人痛苦的原因之后,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待别人的困境并产生悲悯之心;而后者指的是设身处地地思考对方的处境而产生的感同身受,拉近与对方心之间的距离。

《同理心的力量》,就给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

当看到朋友陷入低潮期,头顶着一朵会下雨的乌云时,同理心的你会产生感同身受,并告诉他:

而若是同情心则会试图分散朋友的注意力,扯开话题,比如:

但同理心的你知道这么做并不会帮到你受伤的朋友,于是会做一个容易让自己受伤的选择,将你与朋友心心相连,找出内心能与他相呼应的情绪。

在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我们总想试着能让事情好转一些,于是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给予受伤者“一线希望”。比如:

“我流产了,我很难过”,“没关系,至少你知道你能怀孕”

“我婚姻要破裂了”,“至少你有这段婚姻”

“我大儿子要被退学了”,“至少你小女儿是优等生”

但实际上,在分享某些艰难时刻的时候,受伤者更希望能听到:

因为真相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一句话的回答就让事情变好,真正能让事情变好的是心与心的连接。

总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沟通高手们因为了解自己,所以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言行;因为了解他人,所以能做出得当的反应;因为了解关系,所以知道如何增进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与这样的他们相处起来是一件舒服的事,在坚持自己原则和照顾他人感受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所以他们的沟通行为恰当且有效。

沟通并不是天赋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在成为沟通高手的道路上不断学习整合。

希望上面我拆解的沟通精华对你有用,让你我在好好说话的道路上,一起精进,少走弯路


我是Ch陳,
希望今天看了我的拆解能让更了解如何成为一名沟通高手。
喜欢就点赞吧,爱就关注我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沟通能力指的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或增进关系,并借此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 我们都希望成为在人际沟通中无往而不利的...
    李小墨阅读 29,703评论 163 1,621
  • 读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何要选择这样的一本书来读,一个人自有一个人的缘由。要准确说出缘由所在,有时真还不是一件十分容易...
    王根云阅读 206评论 0 0
  • 学舞蹈本是愉快的事,但如果遇上思路不够清晰的家长,纵使孩子再有兴趣也会陷入学习舞蹈的困境,孩子学舞蹈,这几种心态千...
    DS舞蹈铛铛阅读 926评论 0 0
  • 我是个失败者 因我不能坚持 我挤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 却沦陷在传说中的象牙塔 我是永远在后排的学生 我属于逃课学生的...
    一冉山阅读 477评论 3 13
  • 你有恐惧+焦虑综合症吗?我有。 作为一个在职场浸淫多年仍是不上不下,对本职工作没有深厚爱意,对工作以外的事情却老是...
    titi是我阅读 524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