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Objective: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他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结果。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鲁思.贝本梅尔写的歌让人对观察和评论的区别有跟清晰的认识。拒绝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负面标签会产生消极影响,而正面或者中性的标签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友善回应。

书中列举的几个例子也让我清晰的认识到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的区别。


图片发自简书App

R感受:很有同感,我发现自己就经常有这种把评论和观察混为一谈的习惯,有时还会夸张地表达自己评论以后的事实。还爱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很显然这种沟通方式没有给他人和我自己带来任何价值。

I: 启发:区分观察和评论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沟通的效果。我想我对孩子和老公就有许多的评论混合观察的沟通,有时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和老公的消极对抗。如果我现在开始用非暴力沟通语言,把我看到得事实和自己的判断和评论分开,可以让我们都更轻松。

D行动计划: 这几天在外休假,好好放松心情,回去后家庭会议讨论以后我们都如何避免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互相提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