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没活,闲着无聊,看了一部电影,毕赣的《路边野餐》。
这是一部文艺片。不过别误会,不是小清新的那种,而是类似于贾樟柯电影的那种文艺片。
上次通过一个综艺节目知道了这部电影,想着要看一下的,正好昨天看和菜头的文章,写的是毕赣新上映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观感,里面免不了拿《路边野餐》来做比较。于是,再次萌生想看下的冲动,爱奇艺上有片,但我不是爱奇艺会员,试看结束后,根据提示,花5元买了单片。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不吝溢美之辞,赋予了这部电影深刻的内涵,在我看来,有过誉之嫌。
电影,终究是种大众艺术,讲究情节,戏剧冲突,过于写实的电影做为一种类型存在是好的,但要过于拔高这类电影的艺术价值,就有点牵强了。
不能因为它小众,写实,描写了普通一个小镇人的生活,和其他电影不一样,就非得捧得高于其他电影,不认同的就都是不懂,不会欣赏,借此抬高自己。这样不好。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人爱看大片,有的好小众,还有的看大片之余,小众调剂一下,或者小众之余大片调剂一下,我觉得都很好,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干嘛看个电影还非得把观者分个三六九等呢,累不累呀。文艺片就天然处于观影鄙视链的上层了吗?
说回《路边野餐》,给我印象最深的无疑就是长镜头了,还有长镜头中间的配诗。一个镜头跟着主角摇摇曳曳,绝少切换,可以长达几十分钟,算是填补了电影技法上的一项空白,这么说绝无揶揄的意思,相反,我认为还挺好。艺术就应该是多元的,每个导演有自己的叙事方法和风格,喜欢的,认同的就看,不喜欢的随时走人,互不迎合,互不将就,这很好。就烦那种自己也没看明白却非要搞一些高深解读的人。
每个观影者由看电影感受一些自己的情绪,或者什么感受也没有,都是很个人的事。不能强迫别人都必须跟你的理解甚至是导演想的一样,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破败的小镇,萧索的经济,毫无生机,这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大部分年轻人出去了,仅留的也无所事事,在路边骑摩托车载客。大山绿意盎然,掩盖不了这片土地上人的孤独迷茫。
身处都市愈久,故乡越发模糊,偶尔回去,也已经格格不入,这是熟悉的地方,却又如此陌生。这里有过往,却没有未来,试图找寻时光曾经的模样,却早已被生活改造的面目全非。
《路边野餐》总体比较刻制,没煽情,不做作,展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当然,要是把老陈在理发女面前的那次泪流能够用更为刻制的方法表现出来,效果会更好吧。中年男人,已经明白,外露的情感毫无用处,也比较奢侈。
生老病死,意外和明天,人的一生,要走很长的路,历尽千帆,归来不复少年。